开通了简书、开始我的装逼之旅。
开山之篇实在也不知道从何讲起,从出生开始、还是从上学开始、还是从毕业开始、还是从工作开始……我太难了。
无业游民的九个月结束之后,从事了电商运营工作,目前已经工作了三个月了。这三个月运营着两家京东店铺,一家日销万元左右,一家日销千元左右,十倍的差距。以后大多要拿两家店铺进行对比的去记录运营经验吧!
首先说做的比较好的店铺,就叫它三叉文具专卖店,去年12月份开店,也就是19年开始正式运营。我于8月份正式接手,日均销售额在2500—3000元左右,翻阅之前的销售数据,只有19年3月份销售额最高是17万元,虽然三月份是开学季,作为一个三个月的新店能做到17万,也算不错的数据。
后来的四五六七月四个月的数据一直没有超过17万,这个店铺大概在四五月份换过一次运营。反正我接手之前的运营手段和能力真让人怀疑。三月份赶上开学季能出17万,六月份的618既然没有超过15万,618年中大促可是京东比较重视的大促活动,况且还有之前的销售数据基础。
我接手店铺的第二天销售额突破新低900元,于是导出之前的数据,按照上一个运营的活动手法(第二份半价)继续尝试,销售额恢复到2500元左右,可是利润率只有不足10%。这样维持了一周的时间,我用这一周的时间把店铺内主要几款产品的主图、详情页、关联销售、广告语都改了一遍。在每个产品的详情页放上了“关于发票”的说明,去掉了难看的主图顺丰包邮标。优化手机端首页、并在首页注明“可免费开发票”。
把“第二份半价”的活动取消掉,然后用其中几款产品去值得买放优惠券,加上店铺每天开300元的品牌聚效,每天销售额能达到3500——5000元,根据观察整店的转化率在7%左右。突发奇想的翻看了之前广告数据,之前一天可以花费700元左右的品牌聚效,第二天我也把品牌聚效开到800元左右,销售额一下达到1万元。
达到这个销售数据还有两个重要的点,一个是品牌商控价,我就在手机端做活动,舍弃了pc端。另外一个是在值得买放券有点大,销售额达到11060元,利润为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