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中庸》对学习的深刻阐释,在这五个层次当中,“博学之”是第一阶段,也是为学的根基,其他四个阶段皆围绕“博学之”展开,表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问、要思、要辨、要行,然后周而复始,一圈圈地循环。
“笃行之”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关键词在“践形”。形色,是自然、生理的反映,“践形”就是我们明白了自然的道理,然后去实践、去开发人的天性。
《论语·泰伯》:“学如不及,犹恐先之。”孔子也在强调笃行的重要性,他说,学到了东西,就担心会做不到或者失去。他告诫我们要勤奋学习,要有上进心,要不停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作为孔子的贴身保镖,随老师周游列国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了老师的言行举止、接受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也在纠结、自责。因为他在担心,担心老师教的太多的东西,自己吃不下、啃不透、嚼不烂。这是子路的学习态度,他懂得贪多未必是好事,反而成为负担。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为学应当有这种精神。不要说自己天生愚笨、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借口!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百次地学习,不断地学习,足可以改变任何习性,甚至改变任何人!
但,只是学习就够了么?
《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不断强调,我们“明明德”了以后,要将之成为自己修身的依据;我们学到的、看到的而不付诸实践,错误的而不去改正,这是自己最担忧的事情。
对比一下现在的社会,有多少人修心养性、讲求道德?有的只是家藏上亿赃款的贪官污吏和穷得只剩下钱的老板、大款。
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今天,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快乐学习?有的只是以考大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
而即便上了大学又有几人是在研究学问?只不过想早日毕业找个好工作而已。
找到工作就拼命挣钱,又有几人知道自己真正要追求的是什么?
这不应当仅仅是孔子所忧,更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身自反省的——笃行!
《论语·卫灵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这一句教诲是儒家最重要的一句心法:一个人只要每一次发生事情,第一个念头就是“我错在哪?”而我们在面对不如意之事、不如意之人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都是谁谁害的”
——“都是谁的问题”
就从来没有听到过——“是我的问题”。
难道说一句“是我的错”有损你的尊严么?难道承认自己的过失有损你“大丈夫”的形象么?
何为“大丈夫”?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博学笃行”是为学之道,亦是处事之道。只有做到“笃行”,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儒家“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