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却很少有人提及“农民工二代”,因为这个词的背后,必然是“留守孩子”、“留守家庭”,是艰难生活,是漂泊异乡,是别离,更是苦楚.......
几天前,一个高中同学结婚了,他今年大四。因为父母觉得他不小了,因为父母认为他该结婚了,因为父母觉得女孩人不错……因为父母,他结婚了。
他的父母在他不满3岁就南下广州,每年只暑假过去。他说,算起来自己这二十多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也没有超过2个月。或许父母也觉得太亏欠他,他的所有一切都被安排的一丝不乱,结婚不过只是其中一项。问他对结婚,可曾遗憾后悔,他说有,又如何!是啊,表哥表弟早已成家生子,孩子已经会打酱油了,他已经太落后了。可不要忘了,表哥表弟十年前就辍学了。
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年书,生活依旧还是老样子?带着父辈的烙印,带着生活的伤痕。
问他婚后的打算,他说还能怎样,跟父母一起。最后是一起还是一样,我不知道。毕竟生活还要往前赶,哪怕只是被裹挟!
留守儿童,留守家庭,很抵触这样的词,因为曾经我也是。年少的天真被生活打磨,就像稚嫩的小手被镰刀割伤的刀口,殷殷鲜红;就像单薄的肩膀,被犁头的麻绳勒伤,条条分明。弟弟的哭声和他每天放学家门口的守望,是自己年少时最深的记忆。当而今,170的他跟我谈他看的书,跟我聊他学的历史地理,看着他打球时拉长的影子,不得不让人相信,他已经14岁了,比当年留守的我还要大。时间真的不可捉摸,磨灭了弟弟当初留守的委屈,风干了当初的眼泪;也拉大了我和小伙伴的距离。
我是幸运的,作为农村留守的女孩,几经波折,还是读到了大学。一步一步,从农村到省会,再从省会到北京。但很多留守孩子,在缺乏父母管教的叛逆里,早早的踏入社会,然后结婚生子。偶尔回老家,总能看到,小时候一起捏泥人的玩伴,背着孩子,洗着衣服,旁边还有一个哭闹不止的老大。看到我,慌乱又客气的拿出椅子,希望我坐一会儿。然后就是柴米油盐、婆婆丈夫的一推抱怨。生活终究还是,过成了它最开始的样子,琐碎、漫长。
那些没能读到大学的留守人,总会羡慕读了大学的,那怕嘴上一直说,“上个大学有什么了不起的”,语气里,却分明都是嫉妒;那些有幸读了大学却依旧迷茫,不知出路的我们——留守孩子,也不明白,读大学的优势到底体现在了哪。两张单薄的证书,承载不了我们想要的未来;大学四年的专业课,也未必支撑得起,你一辈子事业的平步青云;读大学,确实不是我们以后进入社会的,免死金牌。但,因为这样,就不该读吗?生活里,哪有一劳永逸的事?
倘若不读书,我可能也早早的嫁了吧,为人妇,为人母,眼里都是柴米油盐,妯娌长短;倘若不读书,我可能只在某个甜美的梦里,享受校园生活,醒来却是一辈子的遗憾和无奈;倘若不读书,我不可能走出农村,看到外面世界的样子,更不可能融入它。读书是我探知这个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寒门出身的我们,这何尝不是最好的途径!我感激读书的自己,毕竟我是村里,留守孩子为数不多的靠读书,走出农村的人。
昔日的玩伴,陆续结婚,为人母,为人父。踏着父辈的足迹,依旧背井离乡,依旧奔波操劳,再把曾经未能好好读书的遗憾,挂在嘴边,把自己当初的叛逆,存在心里;再把期望高举,然后寄托在下一代,就像当初他们父母,告诉他们的那样,好好读书,出人头地……
可是即使读了那么多年书,我们中的很多人,依旧没能走出父母的臂膀;没能走出父母,因亏欠化成的溺爱;而我们也习惯了依赖,习惯了依附。即便知道错了,也无力改变。读书,却没有思想,是很多人的通病。而有的人却因为叛逆,过早的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却不知道他选择的背后是怎样的人生和生活。
多少人都站在留守的两个极端,一个过分依赖,一个过分叛逆。依赖的,即使读了多年书,还是走不出父母“眼光”所指引的地方;叛逆的,稚嫩的肩膀担起生活,早早儿的踏上父辈的老路。你是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