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文章,读了很感动。
一位农场主因为经济困难卖掉他的农场,但要求保留他的夭折的五岁孩子的坟墓。这个要求被答应了。辗转200多年,农场经过许多人的手,孩子的坟墓始终保存着。
后来农场卖给了一位总统将军,就这样,总统将军的坟墓和这个不知名的五岁小男孩的坟墓并肩而立。
让人肃然,感慨。
有部纪录片叫《最后的盐道》,说的是身处险恶自然环境但拥有一方盐田的西藏康巴族人,如何进行制盐、运输、贸易的,他们坚持这一传统的时间超过了2000年,至今仍用最古老的方式手工制盐,不用水泵,以确定不受污染;驮盐队走到交易地(物物交换)要花四天四夜的时间。片末有句总结语是,“他们在提醒我们在现代文明中所失去的东西”。
摒弃传统工艺是一种遗憾,而慢慢地将道义甚至信誉扔掉,穿上一件叫做唯利是图的“内衣”和叫做和谐稳定的“马甲”,则是一种灾难,是真正意义上“最后的盐道”。
现代文明失去了许多传统的工艺乃至文化,是否也在逐渐失去一种名叫“诚信”的传统精神。
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是“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
然而我却想起自己常常对自己对朋友说的话“对于未来的每一天,今天都是美好的。”
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真诚的。许是我老了,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感伤。
也许很悲观。
想起那天阅读课,翻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看到“悲观主义”的字样,明日再去仔细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