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多找自己的问题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蔥(妇),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孔子说:“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

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民众中则会兴起仁德的风气;

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民众便不会对人冷淡漠然了。”

前面四句讲恭敬、谨慎、勇敢、直白都是好品质,但要用礼来约束,为什么?

因为过犹不及,做得过了,跟做得不到位,是一样的,都会出现问题。

当然,做得不到位也不行。

儒家思想讲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讲的就是要做得恰到好处, 到极致就是到位。

后面两句,讲君王应该对自己的亲人好,当然包括父母、亲戚、子女之类的。

如果君王、领导人这样,下面的人就会跟着学,也会对自己的亲人,包 括父母、亲戚、子女好。

这样,人民就有了仁厚之风。讲了亲人,再讲朋友、故旧。

如果君王对故旧念旧情,不是自己发达了,就忘记了以前的朋友、故旧,薄情寡义。

则人民也会跟着学,也不会薄情寡义。

后面两句,主要讲了上行下效,人民的行为,就是跟君王学的。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是坏蛋,下面就是一帮坏蛋。上面是好人,下面就是好人。

儒家思想的意思很简单,坏了,大家都坏,您是个好人,大家都是好人了讲道德,大家都讲道德,不讲道德,大家也跟着你学。

一切都是反求诸己,不要认为社会错了,不要认为别人错了。错误都在自己身上。

年轻的时候,我们的智力不成熟,根本理解不了这些高明的道理。

我们自己在社会上混,到处碰壁,想按照自己的那一套去行动,却发现自己 除了年纪的增加,并没有获得什么。

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要改变别人,后来终于明白,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们自己改变了,别人就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或者你换了圈子。

随着年纪大了,偶尔也听到说,有问题,都在自己身上。会怪人则怪自己,不会怪人怪别人,听了十几年,也没听懂。

但,现在慢慢懂了。确实是如此,一切问题,都在自己身上。不要找别 人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