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淋漓味足珍,
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
谁肯将刀割自身。
——宋·陆游《戒杀诗》
中国素食文化发展脉络07 宋朝
宋代相比于之前秦汉、隋唐国土面积小,人口少,但是朝廷是非常重视教育和商业的发展,并且在社会保障方面也非常关注,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以往。在饮食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此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市场上蔬菜的种类很多,反季节蔬菜也走进寻常百姓家。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仅临安一地,蔬菜种类就达到30多种,出现了白菜黄化技术,“冬间取巨菜,覆以草,积久而去其腐叶,黄白纤莹”。
在前面《可以食无肉,不可食无豆》的文章中提到的豆芽,被《神农本草经》称为“大豆黄卷”,发明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朝时,吃食豆芽相当普遍,与笋、菌并列为素食鲜味的三霸,主要用于凉拌,这一点一直流传的至今。
宋代饮食的一大特点就是上层人物“带头吃喝”。尤其是宋朝建国之初,上层的人物在吃喝方面很有追求,上行下效,自然也就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究其原因,可能首先源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再有就是宋代官吏待遇比以往的朝代更加优厚,可能是想“高薪养廉”吧。另外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实行宵禁,暮鼓一响,百姓们便不能上街,被抓到是要被打屁股的。但到了宋代却解除了宵禁,出现了商业和文化两种形式的夜市。商业买卖的货物品类繁多;文化则以酒楼茶坊的音乐演唱、戏曲杂剧为主。
在宋代有关戒杀的诗词相对较多,如陆游的《戒杀诗》最为著名。
血肉淋漓味足珍,
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
谁肯将刀割自身。
因为宋代飞禽走兽制成的各种野味多,相对杀业也比较重。譬鹌鹑,黄雀,黄羊,獐、鹿、兔、蛇等等,都成了大众餐桌上满足口腹之欲的“佳肴”。虽然如此,但自宋代起,更多的人们开始喜欢素食,也很注重时蔬,比如苏东坡、杨万里、黄庭坚、范仲淹、陆游等人都曾作诗赞美素食。这些文人们喜欢自己烹饪,比方陆游和苏东坡就有共同的爱好,不过不同的是陆游喜爱素食。
在陆游留下的众多作品中有许多是用来歌颂和赞美素食的,并以长斋蔬食自豪:“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在这首《素饭》中,可以看到陆游不以山珍海味为喜,而是留恋于色彩斑斓的素食生活,品味着人生的超然与洒脱。我们的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陆游:“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作为有骨气的爱国诗人、侠肝义胆的居士、素食的爱好者,在经过佛门洗礼后更显其成熟和超然物外。
我们熟知的另外一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绝笔。此诗传达出陆游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不见国家收复失地、一统江山的爱国情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陆游去世几十年后随着宋朝最后一个皇帝的离去,他的遗愿最终破灭。
“护国菜”是一道广东潮汕地区的特色传统菜。相传在公元1278年,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bǐng)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庙里,僧人看他一路上疲劳不堪,饥饿交加,得知他的身份后,在无米无青菜之际,便采摘了些野菜叶(相传是地瓜叶,以前农村用来喂猪)为避免看出是野菜,去掉苦叶再剁碎后做成汤菜。少帝吃后倍觉爽口,便问方丈这是什么菜做的?方丈说:“贫僧不知此汤菜叫何名,但愿能解吾皇之困,重振军威,以保大宋江山。”(这里能够看出方丈是圆融智慧的,如果照实说出是用什么菜做的,难免有大不敬之罪,但出家人戒律在身又不能妄语,所以答不知此“汤菜”叫何名)。年仅七岁的赵昺听后十分感动,于是便封此菜为“护国菜”,一直延传至今。现在很多素食餐厅提供的“太极羹”既从此菜演变而来。
赵昺是宋代末代最有骨气的小皇帝,最后左丞相陆秀夫背着他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就此覆灭。尽管有此“护国菜”,最终也无法力挽狂澜改变朝代的更替……
想想宋朝建立之初上层人物“带头吃喝”之风,与宋朝最后皇帝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几乎每个朝代都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君王,若真希望天下治理的好而厌恶国家混乱,那么在饮食上就不能不节俭。君王的奢侈饮食习俗,对于社会的发展就是一种危害。所以,墨子认为“人君为饮食如此”,“虽欲无乱,不可得也”,相当深刻地揭示了饮食的习俗对于社会治乱和国家安危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溯源》
图片来源:
头条版权图片
(未完待续)
一道素,了心堂
祈愿:素康达天下,天下皆素康
素,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态。
素,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笔者:一道素,本名 王海宇
一个弃荤茹素的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