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顾欣怡!(第13章职场男女)

“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过来的?你不会等了很久吧?”一出电梯,顾欣怡就看见妹妹顾欣恬在门口等着。

“刚来,准备打你电话,听到电梯开门声,我猜应该是你回来了。”

“你这个机灵鬼,下次我给把钥匙给你,省的你在外面等了。”顾欣怡打开门,姐妹俩进了屋。

“钥匙就不用了,你会不方便的。”顾欣恬故作为难的样子,她已经知道她二姐和王铮在交往。

“不方便?!”顾欣怡有些疑惑,可她看着顾欣恬偷着乐的样子。她就明白了。她边收拾行李箱边问:“姜娜告诉你的?”

“你的私事,除了小哥哥和小嫂子知道,我们其他人可是一概不知,我们大概也不配知道吧。”顾欣恬有些吃醋,假装生气。

“他们也是撞见的,我们才刚刚开始。”

“才开始?你一下飞机就被人家接走了,还搞到大半夜才回家,难舍难分吧,看来我这个未来姐夫有两下子嘛。”

“顾欣恬!看我怎么收拾你!”行李也顾不得收拾了,顾欣怡围着客厅追着顾欣恬打闹。

“二姐,我不说了,求饶,行吧!”

“这还差不多,你快洗洗吧,时间不早了,明天你还要上班,我这里离你公司可不近啊!”顾欣怡催促着顾欣恬。

“我明天不到公司,有个会定在景明大酒店,我刚从那里忙过来。”

“招聘会?”顾欣怡问。

“不是,是订购会。”

“你不是在人力资源部吗,怎么跑去搞销售?”

“临时去帮忙!主要是跟法务学习,我不是学习法律的嘛!姐,我跟你说一个消息,这个会一结束,那个法务黄总监就要交接工作了。”

“那还让你去?”

“谁知道呢!我现在还在试用期,他们让你干嘛不就得干嘛,是没有选择权的!”顾欣恬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

“听你的意思还委屈上了?”

“难道不是吗?还更名改姓的。”顾欣恬有些气嘟嘟的样子。

“你不还是叫小甜甜吗?”顾欣怡打趣地说。

“我的二姐姐!别挤兑我了!”

顾欣恬进顾氏集团,顾言斌考虑到顾欣恬是她的女儿。公司里的人知道是他的女儿肯定会对她区别对待,那么从基层做起,也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就给顾欣恬用了一个假名字,现在她叫李甜甜。

“好了,你的试用期都快到了,忍两天吧!”顾欣怡又过来安慰顾欣恬。

“还有一件事忘了跟你说?”

“什么事?”

“你知道谁接替黄总监的法务?”

黄总监在顾氏集团干了二十年,年近花甲,顾氏集团越做越大,黄总监考虑精力不足,几次提出辞呈,回家养老,但是顾青之考虑到黄总监一直在顾氏集团兢兢业业,为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舍得他离职,挽留至今。

“这我怎么猜得着?”

“你猜嘛?”

“不会是大姐夫吧,这也不太可能呀!大姐在集团,老爷子怎么可能让大姐夫进公司呢?他定得那些条条框框的家规哪一条不是对顾氏集团严防死守!”

顾言斌给顾家兄弟姐妹定的家规中有一条就是他们将来结婚有了配偶,只能一方在顾氏集团工作,说是为了保障集团稳定性与风险隔离,也是为家族财富与事业的长久传承做准备。

“不还是你和小哥哥破了例,现在家规一天比一天多,顾氏成员都不让出国了。”顾欣恬的心里多少有些委屈,当年顾欣怡和顾礼之在法国留学,她特别羡慕他们,希望自己也有一天也能到国外去留学,见见世面。从那以后,他们是她的学习动力,不然有些散漫的她也考不上政法大学。

听了这话,顾欣怡温柔地拉起顾欣恬的手,她真诚地向妹妹道歉:“都是我的错,对不起。”

“哎呀,跟我道什么歉,你哪有错?谁叫我们生在这样家庭里呢!虽然有些遗憾,但我早就想通了,出国是一种经历,真正让我们成长的还是社会实践,大哥和大姐没有出过国,不是照样很优秀。”说完顾欣恬把头靠在顾欣怡的肩膀上,她早已慢慢地接受了现实。

“我的好妹妹,竟然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真是长大了,我想那个倔老头终会有想通的一天。”顾欣怡把妹妹的肩膀搂得更紧了。

顾礼之和顾欣怡双双出国深造,如今一个都不在顾氏集团,顾言斌觉得是国外那些所谓的个人主义严重腐化了他们,只晓得追求所谓个人的自由,个人价值。

“差点跑题,到底谁做法务啊?”顾欣怡问。

“余谷。”

“余谷?!”顾欣怡很惊讶!

余谷是顾欣怡高中同学,之前他一直在律所干得风生水起。余谷向来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他从法学院毕业之后,没有跟其他同学一样考公去检察院去法院工作,也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律所实习之后留在那里,而是去做两年的法援律师。法援律师劳动强度大,法援补贴收入低,他经常还要去做兼职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两年后,余谷又去了广州。广州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之一,拥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和活跃的商业活动,这为律师行业提供了丰富的业务资源,也给他们职业上带来良好的前景。余谷在广州时,事业一直向上发展,就在这时谁也没有想到他和她的妻子章小凡双双辞职,回到江城了。他原本想自己开个律所,但是考虑章小凡身体不好,所以这个计划一直被耽搁,现在他在恒信律所上班。

他刚回江城的时候,好多企业重金聘请他,也包括顾氏集团,他都拒绝了。那他现在为什么又接受顾氏集团的聘请呢?顾欣怡有些不解。

“说起余谷,我都很久没去看望小凡了。”顾欣怡说。小凡是顾欣怡的大学同学,章小凡一毕业就去了广州。后来余谷到了广州,顾欣怡就把章小凡的联系方式给了余谷,让他替自己看看小凡,其实也是想着给他们俩牵线搭桥,谁知两人真成了一对,现在章小凡在江城一家国企当会计。

“小凡姐,是不是快生了?”顾欣恬问。

“哪有?现在大概五六个月的样子。”

“你上次你说她在保胎,我觉得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就你这脑筋,也怪不得司法考试考不过呢?”顾欣怡不忘挤兑顾欣恬,他们姐妹俩有时像一对小冤家。

“别瞧不起人啊,我最近可认真看书背法条了。”

“看来失败给了你动力。”

“哼!”

姐妹俩聊起来天来是没完没了,直到很晚俩人才各各自回到自己房间去睡觉。

顾欣怡住的是两居室的公寓,有一间客房专门留给顾欣恬,一家人都很宠爱这个小妹妹,这个小妹妹虽然娇气了一点,但是不恃宠而骄,反而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一早,顾欣怡就去了公司。她和江城大学合作项目,马上要启动了。上午她和小赵抽空又去了一趟文旅局和江城博物馆。寻找此次文展的灵感,越是对江城历史文化的了解,越是能够把江城文化名城的神韵捕捉到,做得好可能就是江城文化品牌的一张名片,做不好往小处说砸了顾欣怡怡文文化工作室,往大处说砸了江城文化名城的牌子。对于顾欣怡来说,做文化工作要有使命感,才能对得起“文化”二字。

在江城博物馆,顾欣怡注意到馆里窗户上勾勒的花纹与常见的样式不同。一般来说,常见的有菱花纹、回字纹、寿字纹、万字纹、冰裂纹。

“可是这是什么花纹呢?”顾欣怡询问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真的很少有人留意到这窗户上的图案,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馆内的藏品上。我们博物馆的建设结合我们江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进行精心设计。顾总你没有看出来这是什么图案?”工作人员问顾欣怡。

“真没有看不出来,功课做得不足。”顾欣怡说道。

“顾总,太谦虚了,你再仔细瞧瞧它像什么花?”

“嗯……有四个花瓣,呈十字形状,有点像四叶草。”顾欣怡趴在窗子上看喃喃自语:“但是四叶草没有花蕊,我是真不知道这是什么花了?”顾欣怡看了半天没有看出来。

“是桂花吗?”小赵在一旁回答。

“是桂花!”工作人员肯定了小赵的回答。

“桂花?!”顾欣怡很惊讶。

“小赵,你是怎么知道?”顾欣怡问。

“我家到现在还有不少桂花树。小时候,跟我妈和我爸在每年的九十月份就会采摘桂花。在地上铺上一块塑料布,我爸爬到树上去摇桂花枝,桂花摇一摇全落在塑料布上,回家之后把里面的树叶捡捡,用簸箕晒晒,过去我们家每年要晒上20斤左右的干桂花卖。所以我对桂花比较熟悉了。桂花是一簇一簇地结在一起,单朵的桂花长得细小,没人在意它具体长成什么样的,顾总没有看出来也是情有可原!”

“你是真会安慰我!”

“哪有?我说的事实!”

“的确是这样!”工作人员也赞同小赵的说法。

“是不是因为我们江城的市花是桂花,你们才做这个样子?”

“的确是这样,我们这里气候宜人,盛产桂花,我们江城每年出产的鲜桂花有150万斤。桂花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它有很多实用价值,也给江城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咱们江城旅游的游客带回去最多就是我们用桂花做的各种食品和饮品,它们成了我们江城风味独特的美食之一。”工作人员具体介绍了江城桂花的情况。

下午两点多,她们从江城博物馆出来,顾欣怡则又带着小赵一起到江城老街去逛逛。她们俩到了老街,喝了很地道的桂花酒酿,又买了不少桂花做的糕点品尝,还品尝了几家店铺里的桂花茶。顾欣怡在博物馆的窗户上找到此次江城古韵文化展的灵感。

在老街,顾欣怡还买了两瓶桂花酒,她打算逛完了古街,就去看望章小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