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官,有不玩社群的吗?大家玩过多少个社群呢?那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曾经呆过的社群存活超过3年的,有吗?
当我们看到一个社群消失时,通常会说这个社群没有意思,不吸引人,这个社群管理不好,还有说这个社群不是我的菜。的确有很多这样的社群,比如早些年的武汉人力资源联盟,定位不清楚。
还有一些社群,没消失,但也半死不活,在苦苦挣扎中,比如拆书帮武汉珞珈分舵,每年都会有2-4个月的苦苦挣扎期。拆书帮珞珈分舵不吸引人吗?不是,好多人都冲着拆书帮的噱头来的,每年仍然会增加20来号会员,可就是不温不火。
怎么能让社群欣欣向荣,薪火传承呢?
一个公司的文化由老板决定,一个社群的活跃度由社群的管理者决定。一个社群是一个团队,陈春花老师说一个高效有激情的团队具有5个核心要素,我们先来谈谈其中一个:相互承担责任。
相互承担责任,这一要素是检验你的成员是不是真实的团队成员的一个标准。怎么检验呢?要看他对于责任担当的理解。 “如果有人负责,我配合,如果没人负责,我负责。”这就是对一个团队成员的基本要求。如果你能够这样去做,你就是一个合格的团队成员。
──陈春花老师《90分钟掌握激活团队的必备能力》
如何实现相互承担责任?陈老师提出了4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你阅读下面这几个问题,将自己放在自己负责的一个社群里,回答是yes还是no?
1、每个成员是否都愿意为团队的目的、目标、方法和工作产品负起责任
2、每个成员是否根据具体的目标来衡量进步
3、是否所有成员都感到对所有指标负起责任
4、是否所有成员都明确什么是他们的个人责任,什么是大家共同应负的责任
──陈春花老师《90分钟掌握激活团队的必备能力》
我们从三个维度来解读这个问题
1、 团队目标人人清楚。
团队目标是大家共同的目标,谈到目标,我们首先会说目标需要符合SMART原则,2017年拆书帮武汉珞珈分舵培养出8位三级拆书家,这个目标符合SMART原则。请问大家你负责的俱乐部2017年目标是什么?2017年6月30日前AACTP 培训师俱乐部培养4名CC,拿到10分,完成杰出计划。这个也符合SMRT原则,对吧。可没有实现,为什么呢?还有这样的目标对这个社团意味着什么?共同的目标需要每个人都清清楚楚知道且说出来,并用这个目标指导社群活动。
做到这一点,有三个步骤:共同制定目标,恰当的诠释,定期回顾目标。
比如,我过去做人力资源工作时,每年的招聘完成率80%指标,每年1月制定年度计划时,由招聘主管自己上报,我和她沟通商议最后确定。
为什么是80%,而不是100%或者70%呢,衡量了我们的招聘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部门的话语权不够,很多时候业务部门老大的招聘指标砍不下来,而历年的招聘数据显示,当完成到80%时,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影响。
定期回顾,我比较坏(嘿嘿),我将这个目标写在白板上,并在白板上做了记分表,记录每一周招聘动态,并和这个指标对比。
A2规划你的运用
2017年下半年到了,请你和你负责的社群同胞一起商定年度目标,用文字将这个目标诠释出来,并制定一个回顾时间表。
2、寻找价值满足感
每个成员是否根据具体的目标来衡量进步,这个问题,说明你把你的目标、团队目标和你的个人成长放在了一起。
是否所有成员都感到对所有指标负起责任?什么时候,你愿意去负起责任,做了父母的小伙伴,当孩子有什么问题时,你毫不犹豫的承担责任,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你的,不是别人的。而在团队中,怎么才能是你的呢?
我参加AACTP 培训师俱乐部活动,是为了练习自己的演讲能力,提高自己上课时的力量感,每一次来我都有收获,比如找到了自己演讲开场进入慢和超时的问题。这些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所以我现在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来参加活动,哪怕为了能演讲,我在活动开始后一直坐在后排进行当晚的准备,也要来(哈哈)。
在社群中,你做的事情与你的价值观和个人追求吻合,你的满意度高,情感精力好,投入度好。
怎么能知道自己的价值满足感呢?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我想要的吗?这个内容和我的个人发展和目标相关吗?
A2:本周末,花半小时的时间,问自己:这个社群是我想要的吗?这个内容和我的个人发展和目标相关吗?静静的思考一下。
3、团队成员互知责任
是否所有成员都明确什么是他们的个人责任,什么是大家共同应负的责任。
这个问题指向责任清晰,一个社群也如同一个企业一样有分工,比如AACTP 培训师俱乐部的教育副主席、会员副主席、公关副主席。比如拆书帮分舵的舵主、教育长老,在你的社群里也有种各种各样的职位,大家一定清楚自己的职责,那你清楚彼此的职责吗?如果你不清楚,这个板子要打在社群的负责人身上。
人人清楚目标、找到价值满足感、团队成员互知责任,可以帮助你的责任感提升,祝愿 “如果有人负责,我配合,如果没人负责,我负责。”的景象时刻出现在你负责的社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