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焉释放打卡第2天
好像不少朋友都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情绪是源源不断永远释放不完?
答案是,我们不想让它释放完。
情绪、痛苦的存在,可以让我们保持在不幸福的状态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选择了让情绪一直以各种方式存在。
否则的话,当我们决定幸福,这些情绪就再也没有用处了。
是的,情绪是我们决定不幸福的工具。当我们决定不快乐、不自由、不幸福时,我们决定进入各种情绪。当然中间我们设置了死亡、不被认同、失控感,作为中间的环节,以保证我们可以准确的不幸福。
比如,买菜的时候,卖菜的莫名其妙的出言不逊。我立刻准确的生气了。我可以找理由说对方如何如何神经病,同时又觉得自己太脆弱了。总之,我完美的生气了。
如果按照以前的节奏释放,我释放我升起的情绪(恼怒、愤怒、挫败感、悲伤),同时我释放我的想要控制、想要认同。
但是
但是我可以选择:直接幸福。就是在TMD小商贩莫名其妙出言不逊时,在自己生气的同时决定幸福,微妙处在于我立刻决定不再使用情绪继续创造自己的不幸,我仅仅让刚刚升起的情绪直接流进幸福里。当然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多一点的体会自己多么无辜、多么脆弱、等等我可以创造出全部9层情绪层级的前6个层级的一切,我好像多么无奈的觉得自己怎么辣么多情绪。
而真相是我选择创造了它们,然后体验它们,因为我选择体验不幸福。
我忘记了我有选择创造幸福的权利,当下,直接。
记得莱斯特的视频中,说过,当我们下来时创造了三大欲望、然后是情绪这样一个心智系统。但是他说当我们回去的时候,理论上是可以在每一个当下直接回去的。
我们敢记得自己可以直接回去吗?
我们有一百一千一万个理由不幸福,但是我们没有一个理由给自己说可以选择幸福。
而选择,在每一个当下。
我们真的有过去的情绪堆积成须弥山吗?还是我们一再的选择它、创造了它 ,甚至遥遥无期的让自己这样下去到至阿僧祇劫?
我们好像一直被动的释放,遥遥无期的释放,好像幸福是一个永远不会降临在我身上的怪物。是我给了它难度和推迟,因为它本来就在当下,它本来就在我的心里,只是我不给它存在的空间,更不准备在当下接受它。
再理一遍:
当我们有任何可以不幸福的借口时,我们会创造出一个想控制但却控制不了的局面,或者想被认可却不被认可的情境,然后在这个时候,使用所有的情绪让自己痛苦,咱们总是有把握搞定自己让自己不幸福。
当我们决定释放时,如果不能认识到一切情绪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仍然会被动的一边释放一边创造,一边创造一边释放,没完没了。
直到来到一个点,我接纳自己的一切,一切情绪都是我允许的体验。在这份不抗拒中会升起一份自由,在这份自由面前我洞见情绪仅仅是被用来使用的工具,我可以使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达到不幸福和幸福的目的。而不是我对它无能为力,恰恰是我选择了它而已。
接纳自己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接纳中,自己才能接触到每一个当下的情绪,因为没有抗拒,情绪不会被压抑而自发释放。
关键在这里:决定幸福(自由)的指令,会在每一个情绪升起的当下,立刻回归幸福,好像指南针虽然有细微的波动,却不会偏离方向。更加不会沉溺或者没完没了在情绪中。而恰恰每个情绪都被使用增加了幸福。
这就是莱斯特释放法中第一步的魅力。也是为什么第一步是最最重要的一步的原因。
但是仍要多说一句,在接纳自己这一步以后,仿佛才能看得见“决定幸福”的威力,因为第一,如果不接纳,而谈幸福 ,是无法做到的,在抗拒中要幸福,这个幸福包含了压抑。第二接纳自己时,更加接触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熟悉了释放的过程,明确了接纳的是内在的自己,而不是外部事件(接纳外部事件不是释放)。决定幸福也仍然是觉察层面的,而不仅仅是头脑的决定,如果决定仅仅在头脑,就会出现想要幸福却枉然的最初阶段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