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新媒体的产品系别树一帜,从早期的每日壁纸杂志,到iWeek系列,再到最近的iCity。先抛开产品设计不谈,他们为生活做产品,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敬佩和感动。因此想到做个产品复盘系列,致敬偶像!
四叶草这么多的应用,商业模式主要以展示型广告和自家应用导流为主,没有太多可说的,因此文章主要写产品设计这块。
首先是MyWeather,“我的天气”。
一、用户体验要素的几个层面:
战略层: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
用户方面,天气这块有哪些需求是要被满足的呢?1、天气预报,它更像是你在准备将来要做的事时必须了解的一个东西,而你不能自己算出来,看出来,比如同样计划在明天洗被子的两人,一个知道了明天会下雨,一个不知道。那么,是天气有价值,还是预报有价值呢?天气对出行的人没价值,预知天气对他们有价值,这样他们好安排其他事,天气和预报对宅男都没价值;调侃一下,排除概率较低的极端恶劣天气,比如沿海偶尔碰到的龙卷风外,天气预报其实就是做一件事:告诉你明天下雨还是不下雨,而它命中的概率也高达50%,如果你信自己,也能碰运气算出来。2、天气引申出的相关生活信息,如PM2.5,限行尾号等。
因此天气预报的最大价值是辅助决策,目标用户主要是将来要出行的人。那么一款天气产品,如果抱着只做简单专业的信息提供类工具,自然就够了。对于一些大厂来说,可能习惯性的说还要做平台,奈何天气类产品的场景和目标用户可挖掘的价值有限,从场景来说,首先使用频率可能较高,每天睡觉前或者出行前看一看,但每次停留时间不会太长,要么是出门前先看看会不会下雨。从目标用户来看,上班族居多,居家人偏少,像我外婆是每天都记得晚上六点钟打开XX电视台,准时看天气预报,而很多老百姓都能看天气,看云层,看星空,猜出个大概明天会不会下雨。能从上班族身上挖掘出什么价值呢?首先天气信息来自开放的接口,不在你这看,搜索引擎和电视台都能看,用户切换成本很低;其次天气信息基本一致,不存在独家天气内容,独家的多半不准,而且不准造成的风险其实也没多少,最多淋湿一身...;最后,天气信息就是公开信息,看了没多大用,信息本身没多大价值,那就更别提独家信息呢,这不是股市,那自然也没必要天天使用你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它甚至不需要一个账号来维系用户。
接上面,天气类产品的价值和目标在于让用户便利的获取全面准确的天气信息。MyWeather想必也是如此,四叶草的产品系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MyWeather是一个补充,同时也能给自家产品引流。
范围层和结构层:功能和内容,以及细化。
用户聚集过来后,天气类产品主要从内容运营方面来创新:①提供更即时更全面的天气预报,比如未来一小时会不会下雨等,比如风速气压等,再比如可以看多个城市的天气,这类以彩云天气和墨迹天气为代表;②从天气信息的输出这一环做创新,比如分享模板类的天气信息给朋友,分享天气信息时顺便拍张实景照,利用众包来展示每一天某个地点的实景照片。再比如可以快捷输出完整全面的当天天气信息等,提高内容粘性,这个以MyWeather为代表;③还是做账户,以墨迹为例,账号活跃带来积分,然后导入到积分商城完成闭环。
MyWeather的功能包括:1、提供以天气预报为主的生活类信息。2、分享生活信息的功能。3、更换个性化主题。4、通知中心挂件。5、设置和自家产品的推广。
MyWeather的内容包括:1、以天气为主的生活信息。2、分享模板。3、主题。4、自家应用展示。
具体拆分来看:
【提供以天气预报为主的生活类信息】
1、可添加多个城市,适用于:①为朋友亲人虚寒温暖的情感需求在这可以得到一定缓解。②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往返多个城市。③无聊人士。MyWeather也想访问你的通讯录,你可以添加联系人,在添加时输入Ta所在的城市即可,这样你在“我的”界面看到的就不是城市名了,而是联系人姓名,姓名下面才显示城市的拼音或英文,这对异地相思的恋人或亲人朋友,是个暖暖的设计。
2、提供限行尾号,PM2.5等全面的生活信息。
3、提供全时段的天气信息,不仅包括今天各个时间段的,还有未来3天全时段的天气信息。
4、每天准时的天气信息推送通知,这个通知功能有点瑕疵是,我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城市,但它还是给我推送这个城市的天气。
【分享生活信息】1、未来三天和今天全面的生活信息,全时段的天气信息等,都能一键保存到相册或分享,形式是一张长图;2、今天某城市的天气信息,或者今天和明天的天气信息,可以模板形式分享出去或保存至相册;3、如果你添加了多个城市,这几个城市最近5天的天气信息,可以模板形式分享出去或保存至相册。
【更换个性化主题】提供多款精美主题,使用后立即生效。结合自家推广,还推出了解锁类主题,分享MyWeather的推广链接后,即可解锁该主题。
【设置和自家应用推广】
设置:首屏天气的显示方式、推送相关(可以主动选择推送哪个城市的天气了;还能在后台自动更新推送城市,适合商旅人士使用)、天气信息的模块化管理,可以说很全面了。
自家应用推广:提供对按分类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Appstore界面。
框架层和表现层:交互,流程,界面布局及视觉展现。
上面的功能和内容,最终以四个底部Tab的形式呈现,即今日,我的,分享,更多。下面只讲重点,大家都能看出来的少讲。
“今日”界面:
1、集中突出天气信息的动画,如表示天晴的太阳,细腻的动效和别具一格的字体引人注目,打开后一眼就能看到今天是什么天气。
2、隐藏了系统状态栏,这些时间日期,Myweather将它们重新设计,筛选后比较克制的展现在了”今日“界面上。
3、下拉刷新后的背景引导动画让人算是个小小的惊喜。
4、左上角放了一个分享按钮,它和右上角的添加城市按钮算是这个产品的两个重量级功能,分享这块挺用心的都加入了保存至相册功能,如你想告诉朋友亲人天气信息,除了直接分享出去发给他们外,还能保存在自己手机,在外出离线时,或者其他方便的时候,也能自己看到。
5、如果你添加了多个城市,左右滑动即可切换浏览,每个城市的界面上滑/下拉/左右侧滑的效果和看到的内容格式一致,对照工整。
6、最后一个小细节是,每个底部Tab如果要格式统一的话,应该都是上面汉字下面英文的,但为了让你更快的看到天气信息,MyWeather在“今日”下,直接将温度写出来了,算是幽默还是爱心呢?
“我的”界面:
1、呼应上面第6点,“我的”Tab中的英文不是My,而是World,在幽默的另一面是自解释了这个界面中的主要内容是你在世界上添加的多个城市的天气信息。
2、各个城市的天气信息,可通过局部右滑,查看最近10天的天气预报信息。另一个很用心的设计是,点击城市的任意天气信息,都会弹出一个小面板,展示这个城市最近十天的天气信息,以时间轴展示,在这里有个地方我觉得做的不好,就是这个面板把这个城市最近十天的天气展示出来就够了,它可以理解为对左右横滑的一个补充操作,没必要还要把这十天的每天各个时间点的天气标出来,浏览压力太大。好在交互上可以上滑/下滑/左右滑动,都能关闭这个面板。
3、在城市的编辑界面,提供了两个贴心小功能:
①可显示/隐藏当前城市的天气,这个定位功能和自己手动添加城市是两种途径,前者更快捷,拿一个例子来说:小李明天要去深圳出差,想提前了解下明天深圳的天气,在Myweather上最简单是直接添加深圳这个城市进来,可以随时看到。而平时小李在多个地方上班,用不着每次都添加城市来看,只需显示当前城市的天气即可。而最正常的场景就是,用户第一次打开这个应用,默认显示当前城市的天气,然后用户可手动添加其它城市的天气。但有时会出现当前城市和自己添加的城市重合了的情况,比如小李后面在深圳上班了,每天当前城市也是深圳,这就看起来有点多余了,此时你可以隐藏当前城市的天气。
②当添加的城市有点多时,来回滑动切换就不方便了,排序的功能,算是满足了这个小需求吧。
“分享”界面:
可在设置中设置不显示该界面,直接展示两种模板,分为双日和今日,并且默认选好了排在第一位的城市的天气,顺序上当前城市排第一,添加的城市排后面,当然你也可以切换。分享出去的内容是一张图片,附带上应用的自身推广,很自然。
“更多”界面:
这里面主要是设置、个性化主题的展示和四叶草的其它应用推广。设置功能已在前面提到,精美的主题是其一,回马灯式的展示给了这个本来内容挺多的界面带来了空间的节省和生机。考虑到MyWeather才更新了两版,这四个Tab,每个Tab的界面中都添加了分享功能,也难怪,每个界面都有可以值得分享的内容。
二、其他相关
上面主要从这个应用本身的几个层面来谈的,而一个产品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定位,还跟运营、市场、技术等资源息息相关,所以我尝试从产品外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四叶草系的产品以工具产品居多,像MyWearther,专门运营的内容其实没多少,对于一个多产的产品团队,这么多产品一个个来运营就成本略高了,工具产品就比较适合这类情形。
首先,MyWeather的设计很讲究,主题会是一个可持续更新的内容点,然后天气信息中可增加的信息已经有限了,比如穿衣指数,出行建议等。
其次,一款天气类App,最核心的还是辅助决策,那就需要数据准确,从技术这块来说,数据的全面准确和及时更新,估计也要不断优化吧。
最后还有一个运营点就是对天气的运营了...举个例子,碰到恶劣天气和下雨天气,做一些差异化的运营能给用户惊喜哦,比如四叶草再做个穿衣指导类App,在MyWeather的一些信息上,做些深入,和自家其他App关联起来。看看墨迹天气的语音播报和实景图片,咱们就别做了。
三、重设计
MyWeather是一款很不错的天气产品,我觉得它取得了一个平衡,在以墨迹天气为代表的商业型产品和以Yahoo!天气为代表的设计型产品之间取得平衡,前者信息众多和全面,但加入了一些对看天气的人来说没多大必要的功能,比如时景图片账户和积分商城,扛着KPI走。后者设计惊艳,但信息不够全面,在国内的本地化做的也不够。MyWeather相比两者,更实用。
如果让我来设计MyWeather,可能会从这几处下手:
“今日”界面:1、先把温度曲线去掉。2、上滑后出现的今日的各类生活指数,可以精简的都精简,比如二氧化硫这些化学物质之类的信息,全去掉,一方面它干扰了看重要信息,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了解这么具体的信息。3、精简后的一些指数,还是上滑后展现,但可以适当突出,尽量上滑后一眼就能看到关键信息。4、未来几天的信息,更不用精确到时,也不会关心晚上是否天晴。(PS:随着指数种类的增加,MyWeather新版已经推出了模块管理,上面几个问题得到部分的解决。)5、下拉的交互动画,鸡毛蒜皮一下...我觉得随着下拉卫星能环绕半球半周可能语义上更好理解点。
“我的”界面:“我的”文案放在不是最好的方案,一方面大部分应用,“我的”都是放在最后,包含一些个人信息、设置等功能,而查看添加的城市的天气又是优先级较高的功能,所以这里“我的”放在了第二位,虽然和“world”有了联系,但还是有点感觉怪异。这个界面的内容包含添加的城市和关心的人所在的城市。
总之,MyWeather这款产品还是看得出很花心思的,可以看到开发者的用心,作为粉丝,我会持续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