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良久,想不起最后一次踏出老屋门是在什么时候?也记不得有多少年没有去望望老屋。
去年对自己说:下次回家,一定要去看看老屋!
转眼已是2019年4月,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回来的第六日恰逢星期天,我就邀侄、侄女:咱们一起去老屋看看。
ta俩一口应承,骑着车,由现在居住的地方向上,向不到二里远的老屋骑去。
山依旧,路依旧,大的环境没有变。
可骑行在路上,山不再亲切,路也变得陌生。散落的一户户小楼静默,不见另外一个人。
早先的鸡犬相闻,老土路还在的时候,总能碰到妇女孩童、乡亲。现在的人似乎都很忙,过着各自的生活。再也难见那种乡人欢聚热闹的情景。
原先都挤居生活在同一个老屋,如今似乎可以一辈子不见,不必往来。
世事局新,人情淡漠。只有跟随记忆的闸门向老屋走近。
老屋前角的水塘,因为水泥路侵占变小,浅浅的浑水失去了往昔的生机。小时候常常在这里钓鱼,如果是休息天,有县城的人上来到这里垂钓。我们就搞破坏:打水。躲在塘上的土场高处,朝水塘里扔石块、土疙瘩。鱼被惊走,垂钓者也悻悻离开。我们乐得哈哈大笑。
现在老屋只剩有三户人家。原先的“三门楼子”变成了三家门户。靠最南边的徐姓门楼子全都已经搬离。我家是最后搬走的,走近老屋,已很难辨认。
岁月依稀,眼前荒草土垣,触景生情,心底生出一种感伤。
我指着残留的屋基痕迹,与侄、侄女说,似问似答:这是我以前住的前屋。还有一堆破旧的箱柜的地方,是你们奶奶住的大屋,那些箱柜是当年妈妈的嫁妆。右后边是堂屋,连着厨房。
屋场有些地方被还住在老屋的邻居家当成了菜园,种了菜。
我在寻老屋内的古井,估摸着站在那个位置上,我说大概在这里。侄女说是不是被填起来了。我说有井盖的,没有填吧?现在上面覆盖着一层土,上面长着杂草。
在那些日子里,几乎每天都要掀开笨重的水泥板井盖,打水。水很清,很凉。
站在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原先的空间变得狭小,像被浓缩的岁月。几乎很难想像以前曾经居住过。
对于老屋,记忆是永远不会遗忘。
后面的竹林依稀还在,只是长着杂草,不再那么清朗。回来我对侄、侄女说,以前我还经常在早上到竹林中读书。每年都会生长出新笋。还有一棵桃树,茶树。晨曦中,或夕阳返射到竹林,有蜻蜓在其间飞舞。
原先老屋前的土场变成了水泥路。以前每年夏天都会在土场打麦子。打麦子就怕午后雷阵雨,以致不及打收。若是天气晴好,天麻黑了,妈妈还在窗外分扇麦子。
萤火虫出来了,在小河边萤光闪闪。像是打着灯笼要照亮这样的夜晚。蛙鸣阵阵,樱花槐花飘着香甜的味道。爷爷就着煤油灯伏在旧案前念念有词的读书声。老布蚊帐,吱呀的开门声,石碓,檐沟……往事如烟,情景似现。想起那时候的生活是多么朴素而快乐。
没有改变的是屋前土场靠小河建的猪院还在,上面邻居家堆着柴木杂物。小河还在,走过小桥,河的里侧有一小块地,我在这块地种过天麻,这些沙树也是我栽的,生长得已经很高大了。
老屋的时候,早上经常有人来这条小河上洗衣服。这块地上面的坝上,有一条小路,自家的厕所就在上面,已经荒芜。有两棵泡桐树还站在原来的位置。
这条小路还在,窄窄的依稀闪现着往日打柴上山回来经过的身影。
我不是衣锦还乡,我也渴望。
我虽一面安慰自己,一面又被老屋的荒芜映照如今落魄的生活使得心情沉重。
回到现在的家,我问妈妈,老屋场的菜是不是那个邻居家种的?妈妈说是的。但不能让人家在上面建盖房屋啊!妈妈应着:那当然。
我这才注意到妈妈真的老了,比以前更苍老了。一年岁月一年人啊!妈妈的脸颊不再饱满,掉了的牙齿看出空洞,头发花白。
我的心情更沉重了。泪在眼眶里打转。
回想过去的岁月,老屋像一面镜子,又像是一条河,活着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