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倚龙的读书俱乐部”关于《心理学百科》解读的第13讲。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第一位真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桑代克通过对猫的行为研究,得出了如何强化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在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巴甫洛夫的狗流口水的实验。而和巴甫洛夫同一时代的桑代克,做的是猫的逃出箱子的实验。
一、桑代克的猫的实验
桑代克把一只饥肠辘辘的猫,关在一个箱子里。而箱子里设有各种装置:绳子、铃铛、按钮、面板,只有一种装置连接着打开箱子的门闩。
猫只有碰到这个“对”的装置,才能打开箱门,跑出箱子,并得到食物。
桑代克需要测量的是猫每次打开箱门所需要的时间。而这个时间的长短,可以说明动物能学得多快。
之后,桑代克又更新了这个实验,加了一些其他的变量,以测试猫学习的效果:
比如,使得猫碰到“对”的装置后,要过一段时间,箱门才能打开;
比如,不重复进行这个实验,猫多久会遗忘。
二、桑代克的实验结论
其实,桑代克设计这个猫的实验的最初目的,只是希望设计一个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观察一些学习的相关过程。
结果,这个猫的实验得到的结果,远远超出了桑代克的预期,使得他一举成为“第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结论:
1.猫经过一些尝试和失败,第一次发现了“对”的装置后,学会了哪个装置是有效的,能跑出去得到食物,那么之后尝试和失败的次数就会慢慢减少。
结论:在面对某种刺激(饥肠辘辘而被放入有各种装置的箱子)时,某种反应(碰到“对”的装置)如果能引发满意的结果(打开箱门跑出去),那么,在大脑中,这种刺激—反应的连接会加固,这种被加固的反应也更有可能再次出现。
应用:强化学习,需要用奖励和好的效果。
2.猫发现了“对”的装置后,却不再重复这个实验。不久后,就会忘记。
结论:大脑中,刺激—反应的连接会随着重复而加强,反之则会逐渐减弱。
应用:强化学习,需要多加练习。
3.实验数据显示,猫在箱子中,是逐步学习的,并不是通过“顿悟”。
结论:动物是通过尝试和失败,被迫学习的。
应用:强化学习,需要不害怕失败。失败确实是成功之母。
三、桑代克的进阶贡献
由于桑代克对“行为主义”的贡献实在太大了,所以外界都把他划分到了“行为主义”流派。但是,桑代克却希望自己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家。
37岁时,桑代克出版了著名的《动物智力》一书。
在书中,他认为:最基本的智力就是产生简单的刺激—反应,并在大脑产生神经连接。
因此,智力不但需要遗传,也需要后天的学习、练习和积累。
53岁时,桑代克设计了一套《智力测试》。他的智力测试,包括了测量和评估人的理解能力、抽象能力、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智力测试是在1927年发表的,可以说是非常超前,也影响了后世所有的智力测试。
四、总结
今天,我们重点介绍了“第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他通过对猫逃出箱子的实验,向我们揭示了动物学习的一些规律。
而上升到人的学习和智力层面,我觉得有三点关于如何强化学习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1.强化学习,需要用奖励和好的效果。
2.强化学习,需要多加练习。
3.强化学习,需要不害怕失败。
另外,在这个时代,对人的智力高低的判断,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这个人的智商有多高了。理解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变得非常重要。
在这里做个小小的预告:“倚龙的读书俱乐部”马上会推出卡耐基关于“如何进行人际交往训练”的经典著作《人性的弱点》解读,敬请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