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20日,新一期的《时代周刊》杂志发行,这一期的封面人物是一位老太太。
她满头银发,笑容和蔼,脸上除了戴着的一副眼镜,剩下的便是时光刻下的皱纹。
然而,就是这张普通又衰老脸上的笑容,却感染了整个美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个传奇。
这位老人是谁,她为何能登上世界知名杂志封面,又如何成为了传奇呢?
故事还得从1860年,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普通的农场说起。
这座农场里有一对夫妻,他们生下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取名叫安娜·玛丽·罗伯森·摩西,也就是未来风靡全球的摩西奶奶。
摩西奶奶的前半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缝纫、煮饭、嫁人、管理家务、生养孩子,从不曾停下为生活奔波的脚步,日日夜夜只能在乡野的方寸之地打转。
然而,她的人生却没有止步于此。
在她的人生进入暮年后,她拿起画笔,将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乡村,一点一滴描摹在画纸上,留下了1600多幅作品。
绘画,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举办画展、出版自传、被总统接见、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等等。
她完成了从乡野农妇到知名画家的蜕变,她用自己比电影还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生随时可以重来,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若有梦,一定要去追,且要坚定不移的做下去。
因为,人生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01
实现梦想没有年龄限制
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曾满脸好奇地问她的曾祖母摩:“我能够像曾祖母一样开始画画吗?从现在开始还能来得及吗?”
摩西奶奶将曾孙女揽入怀中,抚摸着她柔软的头发,紧紧握住她的小手,凝视着她认真地回答道:“所有人都可以画画,任何年纪的人都可以画画。”
我们总是害怕来不及,便选择不去开始,然而,摩西奶奶却用她的经历证明:实现梦想没有年龄限制。
摩西奶奶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打理家务,12岁时到附近农场的一个富裕家庭做女佣,每天重复着缝纫、煮饭和管理家务。
15年后,她嫁给了雇主农场里的一位工人,婚后10年间俩人生下了10个孩子,不幸的是其中5个死于襁褓之中。
(摩西奶奶结婚时的新娘照)
这时的摩西奶奶,双手被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等琐事占据,乡村的景色会被她用针线绣在各种布上,这既是养家糊口,也是乐趣所在。
58岁那年,她在家里客厅的壁炉遮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第一幅图画作品,吸引了一些孩子的围观,之后她偶尔也会拿起画笔,在折叠桌的板子上画一些风景画。
不过,她并没有就此走上绘画道路。
72岁时,女儿安娜被诊断出结核病,摩西奶奶决定去照顾女儿,病中的女儿为了给母亲找些乐趣,便拿给母亲一幅刺绣画,并要求母亲制作出一幅相同的画,结果摩西奶奶制作出了一幅让人失望透顶的作品。
但,自此之后,摩西奶奶便爱上了刺绣画,开始制作各种各样的刺绣画。然而,严重的关节炎让她很难拿稳针线,她便听从妹妹的建议,将针换成了画笔,开始了正式的绘画生涯。
此时的摩西奶奶已经75岁,往后的人生里画画便成了她的兴趣爱好,让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
当然,她也想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会经常参加当地的一些博览会或慈善义卖等活动,不过,结果却不如人意,她的果酱曾获奖,画作却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无论是否有人关注,摩西奶奶并没有因此改变对绘画的态度,因为她知道自己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认可才做这些事。
我们这一生,形色匆匆,在大多数人眼里,58岁才开始做一件事,未免太晚,若还得不到认可,总避免不了失落。
于是,因为害怕面对不确定地未来,哪怕内心曾燃起过梦想的小火苗,也会被自己狠心掐灭。
只是,有些时候回望过去,我们难免会遗憾,忍不住想:如果当时再勇敢一些,梦想有没有可能就实现了呢?
可遗憾过后,只是叹息一声时光易逝,便接着为生活而奔波,却从没想过,重新拾起曾经的梦想。
残酷的生活,让我们给梦想设定了年龄限制,给它戴上了条件的枷锁,哪怕任由它尘封在历史长河里,也不敢打破枷锁,重新追梦。
实际上,实现梦想没有年龄限制,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只要开始了,就比从未尝试来得好。
02
做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
摩西奶奶曾收到过一封日本年轻人寄来的信,他不停地在信中诉苦。
他说自己很喜欢文学,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每时每刻都想从事这个行业。但在大学毕业后,却碍于生活和亲情,从事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医学工作。从做这份工作开始,他一分钟也没有快乐过。
如今的他已年近30,生活越发迷茫,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做这份折磨人的工作,彻底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心中明明有着自己喜欢做的事,但却勉强自己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然后一边想着喜欢的,一边忍受着现在的,从而陷入纠结和痛苦中。
当时的摩西奶奶已经成名,她看到这封求助信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在一张明信片上给这位年轻人写了回信:
“年轻人,你应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上帝才愿意帮你把成功的大门打开,哪怕你已经80岁了。”
有了摩西奶奶的鼓励后,这位年轻人真的辞掉了家乡的工作,到东京从事文学写作,最后终成为世界知名作家。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春水上行,如果你没有听说过,那应该听说过他的另一个名字——渡边淳一。
如今,这张珍贵的明信片已经被当做艺术品,在公众面前展览。也正是由于这样,每当讲解员向参观的人们讲解这封明信片时,总会附带地说这么几句话:
“你心里想做什么,就大胆地去做吧!不要管自己的年龄有多大和生活状况如何,因为,你想做什么和你能否取得成功,与这些没有什么关系。”
摩西奶奶在百岁之际,曾发表过一篇感言,她说:“我的孩子们,做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时,那份专注与获得的成就感,足以化解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带来的枯燥与乏味,足以让你不过分依赖自己的家庭生活,保留一份专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是的,做自己内心真正愿意做的事,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能量,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快乐,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人生短暂,本该潇洒肆意地活出精彩,但我们却容易被他人或社会所影响,给成功框定模样。
我们习惯按照别人的方式和期许生活,用毕生时间追求着别人的梦,却不曾问过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拼了命追求的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时光在流逝,我们真正喜欢的东西也会流逝,如果遇见了,没有抓住,它便会如流沙一般,一阵风吹过,就消失不见了。
这一生,能遇见喜欢的事,已是极为不易,若有幸遇见,就千万别轻易松手。
愿我们都能遇见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
03
一直做下去终会有结果
摩西奶奶在成名之前,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无人问津的时间,甚至连她自己都觉得,那些随心而画的作品,远远不及一瓶果酱、一瓶水果罐头来得可口,但她还是日复一日地画着。
就像她所说,曾经她以刺绣为生,后来因关节炎而放弃,这才拿起画笔。若自己没有选择绘画,或许会去养鸡,绘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自己保持充实。
是的,人这一生,总得坚持做点什么,才不会遗憾。
在她78岁那年,摩西奶奶的画终于被一位收藏家看见了。据说,这位收藏家路过小镇上的药店时,被药店窗户旁边的画作吸引,便将它们都买了下来,并询问作者的姓名和住址,这才找到了摩西奶奶。
他见到摩西奶奶后,就买下了她手里所有的画,并将它们带回纽约,介绍给各大博物馆和画廊,不过这些画却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兴趣。
在这位收藏家的不断奔走之下,才有博物馆同意举办为这些画举办一场展览,但这场画展却并没有对公众开放,影响力几乎为零。
两年后,摩西奶奶80岁那年,这位收藏家说服了著名画廊负责人,为摩西奶奶举办一场名为“一个农妇的画”的展览,也正是这次展览让她开始崭露头角。
此后,摩西奶奶的人生犹如开挂。
她被邀请参加公开演讲,画作得到了总统杜鲁门的认可,并作为重点宣传对象,作品开始获奖,许多名人也开始收藏她的画。
86岁,摩西奶奶终于有了自己的出版作品,她的自传《摩西奶奶:美国原始主义者》畅销美国。
89岁,她因“杰出的艺术成就”,被授予“女性全国新闻俱乐部奖”,并得到总统杜鲁门的接见。
90岁,摩西奶奶的作品走出美国,开始在欧洲展览。
91岁,她获得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摩尔美术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92岁,另一本自传《我一生的历史》出版,并被改编成电视节目。
93岁,摩西奶奶成为《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人物。
100岁,纽约州将摩西奶奶的生日作为“摩西奶奶日”,并寄出了给渡边淳一的那张明信片。
过完101岁生日后,她与世长辞,为这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91岁穿着围裙画画的摩西奶奶)
正如摩西奶奶所说:”生活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如果一直坚持走下去,终会接触丰硕的果实。“
摩西奶奶之所以能在绘画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正是由于她日复一日不停地坚持,不管是否有人理解和欣赏,她都在用心作画。
漫漫人生,我们怕的不是前路布满荆棘,也不是没人并肩同行,而是明明心中藏着热爱的事,明知道前方的路是对的,却不愿意坚持走下去,甚至不曾走过。
如果喜欢,就请全力以赴,你要相信,经过时间的洗礼后,终会结出累累硕果。
据统计,摩西奶奶在人生后半程的40多年里,共创作出1600多幅画作。她用传奇的一生,对我们循循善诱:
若有梦就去追,哪管它是8岁还是80岁;
若心中热爱就去行动,不用在意是否有掌声和鲜花;
若有想做的事请全力以赴坚持到底,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你。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尝试后的失败,总比直接放弃来得好。
百岁之际,她说:“我的孩子们,希望你们在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会因为自己曾经真切地活过而感到无悔,从容淡定地度过余生,直至死亡来临。”
是啊,当我们回顾往昔时,愿我们没有害怕尝试的悔恨,没有半途而废的遗憾,可以淡定从容的过完接下来的日子。
作者 | 南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