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1.6《哪个流动得快》教学反思

1.改进实验材料

本节课涉及滴管的使用,但这不是小学第一次学生使用滴管(一上《观察与比较》学生第一次使用)。鉴于学生在教室开展分组实验上课,因此考虑对实验材料进行改进,方便学生进行操作与教师进行教学。改进后的实验材料为带滴管的滴瓶,可以方便学生取液,也可以方便教师换教室进行教学。

2.明确实验方法

本节课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有滴管的使用以及分组进行液体流动比赛。对于滴管的使用,通过教师展示+学生操作图片展示规范的实验操作,但是不要求学生完全规范操作。分组进行液体流动比赛通过实验微视频进行展示,在这里微视频的录制需要保证准确无误。

3.指导记录方法

实验记录教师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示范,同时强调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4.教-学-评一体化

本节课采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及软件,“反馈器+hitech”的使用使得人数统计更加科学同时便捷,三次统计逐级呈现学生三次思考的过程。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关注到使用的目的,在授课过程中确实出现了教师指导正确,学生操作正确,但是数据上出现误差的情况,应该有所反思,是关心总数还是关系每种情况选择的人数。最后创设情境使得学生运用本节课得到的结论,同时得以将课堂进行延时,但是创设的情境还需要思考。

5.教师语言的简洁性

对于低段学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在进行总结的时候要注意教师语言的简洁以及准确。

6.时长的控制

每节课40分钟,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精确把握时间,并且灵活根据学情调整,合理安排重难点。

7.关注学生的独思

新教材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探究实践。对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学生合作研究方面,但正如老师们所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独立思考,思想的转变也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发展与进阶,这点我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