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香港回归20周年。
香港回归20年,却被形容成一个“少做少错,不做没错”的城市。曾经的东方之珠,是该何去何从?
01
2002年,我大学毕业,踏上了香港求学之路。当火车穿过罗湖口岸的一刻,我顿时感到深港两地的巨大落差。那时的香港,道路整洁、商业繁华、市民文明,比一桥之隔的深圳强了不知多少倍。那个时候,100元港币值120元人民币。
15年过去了,桥这边的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几乎超越香港。腾讯、华为、招行、平安等一批重量级企业相继崛起。而桥那边的香港,却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发展,更像是一位暮年老人……现在,100元港币只能换到85元人民币。
说实话,香港市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优势在逐渐消失,心里的滋味是有口难言的。而舆论,更是无所适从。
就好像隔壁老张家的孩子,从小就不如你——长相不如你、读书不如你、家境不如你。但是进入社会,就开始飞黄腾达,不知道怎么就奔向人生巅峰了,做高管、开跑车、住豪宅。你心里那个滋味啊……别人似乎也是光明正大赚钱的,但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酸溜溜的。
02
现代城市的竞争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是否有重量级的交易所。这体现了该城市在社会交易中的地位。深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深交所,有了创业板。目前创业板有651家公司,总市值约5.0万亿元,2016年全年的成交金额约为21.7万亿元。
而这些年,港交所却裹足不前。包括主板和创业板在内的上市公司,2016年全年的成交金额只有约16.3万亿港币。
2013年,阿里巴巴谋求上市的时候,曾考虑过港交所。当时的港交所,因为不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拒绝了阿里。他们的态度是:为坚持自己的原则而感到骄傲。
后来,阿里去美国上市,日交易量差不多相当于香港市场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甚至有一天还达到了香港全市场的成交量。
而就在最近,阿里的市值已经超过腾讯,成为内地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如果阿里和腾讯(未来可能还有蚂蚁金服,word天~)这两家中国最伟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同时在香港上市的话,港交所在世界上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其实,同股是否应该同权,没有定论。最早的公司治理结构理念,认为出了同样的钱,就应该获得同样的权力。但在后来的实践中,发现并不这么简单。
比如,我们买了腾讯的股票,每股的贡献,能和马化腾持有的每股股票相比吗?
世界上有名的IT公司,诸如美国的Google、Facebook,中国的京东、阿里,都设计了AB股结构。创始人一般持有B股,B股的投票权是A股的10倍。因此,刘强东虽然只持有京东18%的股份,但却拥有80%的投票权,牢牢掌控着京东。
这种设计,其实是公司治理的一种创新。在资本泛滥时代,创始人会比资本更有耐心,更有愿景,也更有长久之计。
而同股同权的公司,如果股权分散,很容易在二级市场被人举牌。光2015年,就接连有万科、伊利等公司被举牌。原有的管理层虽然要对资本表现出友好的态度,但总是心有戚戚。
缺乏长期持有心态的资本,一旦获取了企业控制权,很可能会倾向于用减少研发投入这类“降低成本、提高短期利润”的方式,来快速获得收益,并在二级市场“割草”。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这种做法明显是有害无利的。
03
最近,港交所提出考虑设立创新板,鼓励三类企业赴港上市:
财务指标没有达到主板或创业板标准的初创企业;
财务达标但公司治理结构不符合香港上市条件的公司;
寻求第二上市的公司。
对于港交所的这次举动,我感到非常欣喜。
这种变化,体现了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所说的“与时俱进”。尤其是鼓励“治理结构不符合香港上市条件企业”赴港上市这条,意味着对“同股不同权”的修正性接纳,体现了港交所的自我反思和变革。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最好的捍卫优势的方式,其实是自我反思,自我改变,甚至是自我革命。
科技发展,产业变革,能实现人生超越的赛道其实变多了。你追我赶,互有胜负,本来就是一种常态,没有必须过度自责和幽怨。
与其哀叹被人超越,不如自我反省,自我鞭策。否则,只能在自怨自艾中,度过余生。
希望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祝愿我们的东方之珠,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