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莫怀戚一篇散文,文章内容很简单,写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散步,中间发生了分歧,圆满解决,“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就像背起了整个世界,走向金灿灿的油菜花和波光粼粼的池塘。
这篇文章可谓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
以小见大的手法
散步是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作者拿来作为文章的材料,源于他的朋友汉学家汉斯赞同我们国家的尊老的传统。他感到遗憾的我们的优良传统渐渐被抛弃,而父亲的去世,让母亲心情抑郁,如何能让母亲开心,又完成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呢?作者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散步。
事情小的不能再小了,可是却承载着深刻的寓意:中年人身上承载着历史使命,上要敬老,下要爱幼,而这一切构成了整个世界:生命的传承。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往往能够表现大的主题。
如果,我们想写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不能喊口号,写标语,而是可以通过一个家庭的吃穿用度来表现富裕的家庭,而一个个富裕的家庭就代表了国家的富强。
所以,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无中生有的巧妙构思
散步,真有其事。南方初春的田野美景,也孕育了勃勃生机。但是,在散步的过程中,却没有发生分歧。
也就是说,让我感到像一个民族英雄一样在紧要关头的抉择。其实根本没出现。一家四口,三代,其乐融融,在金黄的油菜花地头,清澈的池塘边,悠哉悠哉地散步。
作者生生地造出了“矛盾”。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文章,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只是平铺直叙,这文章也就索然无味了。这种无中生有的写法,可以让文章更加吸引人,也可以让蕴含的道理更加深刻。这篇文章,非要老人和孩子的利益发生冲突,就如同女人非要男人抉择: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会救谁?这篇文章无疑给出了答案:“我”伴随母亲的时间不多了,而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还很漫长,所以,“我”决定委屈儿子,顺着母亲。可是,母亲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愿望,要满足孙儿的好奇心。这样子设计,内容丰富多了,母慈儿孝,妻子通情达理,孙儿聪慧可爱,多么温馨的家庭关系啊!
移花接木丰厚文章
散步的过程中,既没有发生矛盾,也没有背母亲。
事情本来很小,但是作者却又用了一种手法,使小事变得丰厚。背母亲是背过的,但不是在这个时候,而是在三峡大坝游玩时,大坝上有青苔,儿子唯恐母亲滑倒,于是背母亲过去。情节是有的,但却不在此时此地。作者为了表现中年人肩上的使命感,于是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法,把散步这个简单的事情写得摇曳多姿,动人心弦。
写作不是拍照,只能记实。它是画画,它是剪裁,可以根据主题进行一定的创作和虚构。
现在的学生作业水平不高的原因就在于纯写实、无波澜、不设计、少文采。文章文章,就要讲究一定的文采与章法。无中生有和移花接木就是章法中值得我们学习,践行的方法。
(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