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臧武仲:即臧孙纥(音hé),又称臧孙、臧纥,谥“武”,臧文仲之孙,臧宣叔之子。鲁国大夫,封邑在防(今山东费县东北)。
臧武仲矮小多智,号称“圣人”。其父臧宣叔,他辅佐鲁成公、鲁襄公,德才兼备,对季孙氏专权表示不满。
臧武仲早年长于宫中,深得鲁宣公夫人喜爱,并被立为臧氏的继承人,曾任司寇,“孟孙恶臧孙,季孙爱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但终不能见容于鲁国,先逃到邾国后又逃到齐国。
孔子曾提到“臧武仲之智”,提现在公元前550年(襄公二十三年),臧孙纥不容于权臣,出逃到齐国。齐庄公要给他田地,可他预料到齐庄公不能长久,便设法拒绝。故后来齐庄公被杀,他没有受到牵连。
防:堤也。从𨸏,方声,古写作埅,古人秉耒而耕,刺土曰推,起土曰方。“防”是起土成堆,堆至土山。古时治理水患,常采用“水来土挡”的办法,防的原义就是堤坝。如《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水灾无情,需防患于未然。故“防”有防备、防范之意。如《孟子》:“无曲防,无遏籴(dí)。”意为发生水患时,不要修筑堤防将水排往邻国,不要在发生灾荒期间阻止粮食贩往邻国。
洪水要防,外敌入侵也要防。“防”又引申为军事上乃至任何 事情上的防守和防御。如《战国策》:“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
“攻防”可以代表全部的战斗过程。建筑堤坝可以防止洪水的侵害,“防”又引申为防止、 杜绝的意思。《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也指预防,如《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防又指陈国邑名。如《诗·陈风》:“防有鹊巢。”又指鲁国地名。如《春秋·隐九年》:“冬,公会齐侯于防。”
防又指部落名防风氏,如《鲁语》:“禹致羣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相传防风氏是巨人族,有三丈三尺高。是远古防风国(今浙江德清县)的创始人,又称汪芒氏,传说为今天汪姓的始祖。
防又指姓。《正字通》:“汉有孝子防广,明防盛。”本文的防,指鲁国邑名,在琅琊县东南,属于臧武仲的封地。
要:身中也,象形字,从臼(jiù),交省声。小篆字形,中间象人形,两旁为两手形,表示两手叉腰。
臣锴(kǎi 指徐锴)曰:“臼持也,人身颈腰皆关节要害,所以自秉持其身。犹竹木之节交要实。许不言象形,此义明了,不可强以为形故也。
要的原义就是腰,如《墨子》:“昔者,楚灵王好细要。”《荀子·礼论》:“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带之。”
由于腰是人体重要关节,所以要又延伸指重要、重要、关键等意,读成yào。如《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
要又指要点、刚要,如汉荀悦 《汉纪·昭帝纪》:“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要又指权柄,如《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要也指重要的职位,如《晋书》:“以吾二人久居内要,常有不善之言,恐祸及人,深宜虑之。”
要也指简要、重要,如《荀子》:“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清· 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要读第一声时,有约请;邀请等意,如晋·陶潜《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世说新语·汰侈门》:“石崇每要客燕集。”
要也通“邀”,拦阻、截击之意,如《孟子·公孙丑下》:“使数人要于路。”《史记·刺客列传》:“且前日要政, 政徒以老母。”
要也指姓,春秋时期有吴国刺客要离,《战国策·魏策》:“要离之刺庆忌(吴王僚之子)也,仓鹰击于殿上。”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臧武仲凭据防城请求鲁国为他确立继承人,虽然说不是要挟国君,但我不相信。"
臧武仲担任鲁国司寇期间曾经和“三桓”之一的孟孙氏结下了仇恨,前552年鲁多“盗”,季武子因他任司寇而提出质问。他反驳道:“你招来国外的盗贼又大加礼遇,凭什么制止我们的盗贼?”
结果,臧武仲不容于鲁国,就逃到了国外叫邾诸侯国。
后来,他又从邾这个地方回到了鲁国的防邑,这时,他派他同父异母的兄长送礼给鲁国的国君,求鲁国国君姑且念他祖先的功勋,不要跟他计较,而且要为臧氏立后,以守其先人的祭祀。
当时鲁君就立了他的异母兄弟,这个人叫臧为,武仲于是就把防邑交给了臧为,自己跑到了齐国去。
孔家对臧武仲有救命之恩,前556年,齐高厚围困他于防地,由叔梁纥(孔子之父)等人率甲三百,夜间突围护送而出。
那么,作为一个智者的臧武仲为何会“要君”?这正是他“智”的体现,他得罪的是“三桓”,并不是国君,他希望他们臧家继承爵位继续为鲁国服务,制约“三桓”为国君分忧。
另外,臧武仲如果不让臧家守住防邑,“三桓”将会争相瓜分防邑,容易引起动乱,不利国家安定,这正体现了孔子说的“智者利仁”。
孔子曾说:“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对于传闻,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能盲目相信,盲目传播。
防风氏是巨人族吗?
孔子是个大学问家,很多人不但会向他讨教人生问题、为政治国问题,还有很多人会向他请教一些奇闻异事。
比如,鲁哀公射杀过一只从没见过的动物,去请孔子来鉴定,孔子看后留着泪说:这就是麒麟,是一种瑞兽,射杀麒麟是不吉利的,从此他绝笔《春秋》,所以《春秋》又被称为《麟经》。
有一次,一群隼鸟飞到陈国宫廷的上空,一只受了伤的隼鸟掉在宫廷院落里,伤口还挂着一尺多长的楛矢。
当时陈湣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四处询问。正好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陈国,陈湣公便派人去请教。
孔子说:“楛矢石砮是肃慎人用长白山区的楛木造的箭杆,用松花江中坚硬的青石磨制的箭头。过去周武王灭殷,国势强大,鞭及九夷百蛮,四方属国都来朝贡,北方的肃慎贡了楛矢石砮,这东西是肃慎与中原联系的纽带和媒介。
“周武王把楛矢石砮,赐给分封陈国的女婿胡公,以表彰长女的美德。在周武王时,同族亲属分给珠宝,异姓诸侯分给远方来贡的珍品,以示周王室的恩惠。陈国一定还有楛矢石砮,你们可以到仓库里去找。”
果然不出孔子所料,在金柜里找到了肃慎的楛矢石砮。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在拆毁越国会稽城时,挖出一节巨大的骨头,这节要用当时的一辆车来装!
吴国派使者到鲁国去进行访问,顺便把这节巨骨也带去了,向孔子请教。孔子仔细看了巨骨后回答说:“我曾听说啊,当年大禹召集群臣在会稽山开会,结果防风氏迟到了,大禹就把他杀了。防风氏是巨人族,所以骨头特别大。”
其实,这节巨骨其实就是恐龙或鲸的骨头,却被孔子讹传成防风氏的骨头,以当时的科学认知水平,出现这样的错误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防风氏是伏羲的后裔,风姓,与防风氏同宗的任(有仍)国,曾助力夏朝君主少康实现”少康中兴“,从这一史实来说,夏朝与风姓诸方国的关系是非常友好的,大禹还曾祭祀防风氏等,都说明当年的夏朝君主大禹绝无可能杀害防风氏,防风氏是怎么死的,不能只凭孔子的一家之言。
防风氏居住在浙江湖州市的德清封山、禺山之间,即下渚湖一带,这是江南最大的湿地,深入其中,犹处汪茫之地,所以防风氏又名“汪芒氏”,或曰“汪罔氏”,其后人以“汪”为姓。
相传防风氏为巨人族,据《会稽郡故书杂集》云:“防风氏身长三丈,刑者不及,乃筑高塘临之,故曰刑塘。"
防风氏被戳之后,又有禹巡经南方,防风臣怒射禹,惧而以刃自贯其心,是为穿胸国之传说。或谓今浙江省德清县之武康乡,即古防风氏之国。
据《述异记》记载: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吴越地区建的防风庙里面的防风氏像都是"龙首牛耳,连一眉一目,足长三丈"。
现在还有姓防风的人,非常稀有,全国不足千人,据说他们的后代,都长的很高大。
另一本古书《博物志》则说:大人国(防风氏)人,怀孕三十六年,生下来就是白头发。他们很高大,只能乘云而不能走路,因为他们是龙一类的人。
《史记》云:“汪罔氏(防风氏)之君,守封、禺之山。《述异记·卷上》说:“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之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