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重庆校友读书会
“读书、分享、践行、成长”
---------------------------------------------------------
2016-06-06分享
1、故事:
老吴告诉我,他意外的发现了一件事情,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大奸臣都是著名书法家。苏黄米蔡,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呢就是大奸臣蔡京。
我们现在用word,还经常用一种字体叫“仿宋体”,比宋体更瘦更清秀些。书法史上有一种很有名的字体,叫瘦金体,瘦金体的创始人就是宋徽宗。有一个人,是个搞营销的高手,我们在《影响力》的武器里喜好原理讲过,我们喜欢跟自己类似的人。在《全新销售》里也会提到,模仿对方的动作、语言或者表情,能让对方产生亲近感。这个人就琢磨皇帝的偏好,写奏章的时候,模仿皇帝的瘦金体,但又有所改进,不完全一样。这个人很快被皇帝识别出来,平步青云。这个人就是秦桧。
和珅同学同样也在模仿乾隆同学的字,不知道是不是从秦桧那里学来的经验。
这里很容易推导出一个结论,大奸臣跟字写得好之间有着很直接的关联。其实这是一种归因谬误,我们很容易识破这个谬误,往往却被另一种谬误所迷惑,那就是“成功学”。
2、归因谬误:
归因谬误就是,在两个时间序列上发生的事,“果”是一定的果,而“因”充满着不确定性。一果多因,而且多个因所占的权重是不可知的。而成功学,从一个结果出发,倒推出一个原因,然后拎出来,告诉大家,只要你也这样做,也能成功。
古代没有手机、微信、电子邮箱,远程沟通只能用书信。官员跟皇上沟通,大多靠奏折,尤其是小官,跟皇帝根本见不上面,说不上话,所以,就必须把文字玩出花来,跟别人不一样,有个性化,才有可能被识别。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奸臣字写得好,但更多的忠臣字写的更好。不能把字写得好作为奸臣的因,也不能把简称作为字写得好的因,二者不具因果关系。
3、不靠谱的成功学:
我并不反对心灵鸡汤,我觉得我们需要这些心灵鸡汤,在人生道路上,走累的时候,能够来两口,抖擞精神,继续上路,坚持走下去。然而,成功学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只灌心灵鸡汤,灌那些成功人士所共有的一些特质:勤奋,勇敢、坚持,而不给你科学方法论,不告诉你,真正的成功需要不断的去实践,去行动,而且要经历很多很多次失败,即使如此,最终也未必能够成功。遵循几个不确定的因,到不了那个果。
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高速运转的社会,我们太焦虑了。不成长,不学习,就焦虑的不行不行的。可是真正的学习太枯燥了、太折磨人了,需要挑出舒适区,才有可能学习、成长。有几个人能够把一本书精读并吸收?退一步讲,又有几个人能够读完一本书呢?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爱买书呢?因为买了书,就好像已经读了,已经获取了书里的知识。看着摆在书柜的那本书,缓解了一点焦虑。正如《读者文摘》老总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提供阅读的内容,我们提供的是阅读的感觉。感觉在阅读,在学习。
拼搏和奋斗太辛苦了,而且即使拼搏了、奋斗了还不一定成功。很多人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心灵鸡汤式的成功学。用心灵鸡汤式成功学来给自己做心理按摩,缓解自己的焦虑,在不断的自我欺骗中度过蹉跎岁月。等老了,可以养生、安享晚年了,也就再不焦虑了。
4、小结:
雄鸡一唱天下白,雄鸡一直认为是自己把太阳给唱出来的;火鸡天天被喂食,无需劳作,好吃好喝被伺候着,在火鸡看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明天一样美好啊,幸福指数一路飙升,直到复活节嘎然而止。
世界是非线性且不确定的,一果是多因的,成功学是不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