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经典电影《廊桥遗梦》,对其中关于女性处境的表达很有感触,简要整理如下:、
影片内容大概:电影主要讲述了弗朗西斯卡在丈夫和孩子们外出时,独自在家。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来到这里进行拍摄工作,两人迅速产生了感情。罗伯特邀请弗朗西斯卡共进晚餐,并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的感情日益加深。然而,当弗朗西斯卡的家庭成员回来时,她必须面对现实的束缚,最终选择了回归家庭,拒绝了罗伯特的远走提议。多年后,弗朗西斯卡去世,她在遗嘱中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罗斯曼桥,以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一)关于影片中“婚内出轨”的真相。爱情是美好的,浪漫的,让人留恋的,爱情能够让人完全关注和关爱自己。而生活不是,生活是充满琐碎的,忙碌的,必须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女性在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自己的,就像女主人公所说的“当一个女人结了婚,有了孩子就意味着,生活的起点,也意味着自我终点。”,所以全职家庭主妇这个角色的女主每天忙于生活琐事,忙于照顾孩子、丈夫、家庭,唯独没有时间去关心自己,她辞去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关于自己的问题,为了家庭她牺牲掉了“自我”和她的“青春”,而当家人外出,自己独自一人闲静下来的时候,她又恰好邂逅了一个完全追求自我,而且懂得欣赏她、鼓励她勇敢追求自我的男人,那一刻她被压抑许久的“自我”意识强烈的喷发而出,迅速转化为和男主(罗伯特·金凯德)不能自拔的爱情,短短四天的时间里,他们深入彼此的灵魂深处,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情。我想到的是让女主不能自拔的是什么,其实是她自身对“自我”的渴望,她希望自己被关注被重视,希望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这些琐碎的生活给不了她,而男主的到来再次点燃了她的自我,使她看到了光。所以电影更多的是通过“婚内出轨”的爱情来表现关于现实和理想,牺牲和追求自我、道德束缚和人性本能的矛盾和冲突。
(二)、关于女主的选择--拒绝出逃=保留希望和光。影片中女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拒绝跟随男主离开家庭,象征着自己再次向现实妥协,再次为家庭选择“牺牲”自己,然后留下自己无法跨越的遗憾。试想,如果女主选择了离开家庭,跟随男主浪迹天涯,真的就可以永远脱离生活琐碎和烦恼,获得理想生活和人生吗?会一直这样幸福快乐吗?暂且不说女主会因为对家庭的伤害带来的负罪感而感到不幸福,抛开这些,我想女主和男主在一起后的爱情保鲜期能够维持多久,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很震惊我,就是“男女主在一起后,在幸福快乐的爱情中,也会有女主照顾男主用餐,收拾厨具等内容”,是的,就算是这短短的几天,她又习惯性的回到她熟悉的围着那个他团团转的模式,只不过暂时被“爱情”包裹起来,掩盖住了它的窒息感而已。如果一起出逃后,她逃离的不过是一个旧的载体,奔赴向的是另外一个载体而已,生活琐事仍旧不会减少,短暂爱情给予她的光和希望也不会持久。我觉得女主的选择是美的,拒绝了一起离开,就是留住了短暂爱情给她带来的希望和光。反而接受一起离开,带来的极有可能是希望和光的破灭。相信,每每女主回忆和想念这段经历时,除了遗憾和不甘外,是不是那份美好永远定格。
(三、)关于真正的解脱之道-自我平衡。试想如果女主在原本的家庭生活中她能够积极追求自我,而她的家人也都是支持和鼓励她追求自我的话(实际上,影片中女主的家人对她大部分都是索取。孩子已经很少和女主交流,她的丈夫也没有对她予以足够的关心,就像她丈夫去世前告诉她“我知道你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我未能给你”。),如果她她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她在家人的分担下能够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经常或者有机会使自己开心快乐,在这样的情况下再遇到男主,可能就不会有这段“婚外情”,有人说他们相爱是因为灵魂相同,精神同频,是的,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非要有爱情,那时候有可能是友情,因为她的“自我”能够完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她不会再被婚外那点光和希望吸引。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的现状都是这样的,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多,家庭、工作等等,她们真正内心的“自我”缺少得以展现和发展的机会、时间,在传统观念中往往也认为牺牲女性“自我”照顾家庭和孩子是一种主流和理所当然,女性的“自我”被忽略了。而实际上是越是被“忽略”越容易以其他的形式反噬,就如同出轨,出轨代表背叛,这时的背叛不仅是背叛家庭,也是背叛传统观念。可是出轨并不等于获得“自我”和“自由”,只是镇痛剂,那么真正的解脱之道是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明确现实生活和追求“自我”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真正的解脱之道在于两者的平衡,这也是我们一生的课题。离开现实生活去一味追求精神解脱和独立“自我”是没有根基的自我,追求之路必将越走越飘,失去意义。而失去自我和精神追求,完全沉溺于生活琐事会将会使一个人的灵性泯灭,会压抑痛苦。繁忙的生活中,试着探寻一些时间来关注自我(有幸遇到好的配偶支持是幸运的,没有遇到也没关系,毕竟这终究是自己的课题,需要靠自己),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去体验使自己开心的事情,时常潜入自己灵魂的最深处取关照自己...........。在关注自己精神追求的同时,积极的入世,带着思想去感受生活,去主动在“世上练”,去热爱生活,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把自己在精神层面的感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再在日常生活中去理解精神层面的自己,找到平衡点,不被琐事束缚,也不被理想高阁。
(四)、最后还想说一点,关于妄念。很多人批判女主的做法,认为她是婚内出轨不道德。本人觉得女主不过是在自己的认知下随自己真实感受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她只是没有遵循和迎合大部分人心中的道德标准,遵从了自己而已,与其批判她不如去批判她处的那个环境,为什么使她压抑至此。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有些瞬间可能会产生一些背离传统道德标准的想法和念头,然后再用根深蒂固的道德感来审判自己,让自己充满罪恶感,其实大可不必,自然而然产生的感情和念头是正常的,合理的,不应有负罪感,而是应该诚实的接受自己,完全的接受和关爱自己,然后解剖分析自己的念头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找到提升自己的途径,再而优化和提升自己,获得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的能力,走向洒脱豁然幸福的一生。这样看那些不好的念头是不是反而是来帮助自己成长的呢,佛家有句话“往年若起,知而勿随”,提醒我们念头不受我们主观控制,我么要做的是坏的念头来了,不要抵触,允许它存在,只要不让自己的心性被它带走即可。这也是告诉我们不要对自己的各种念头产生罪恶感,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对待这个念头。
(声明:以上内容并不在于宣扬所有“婚内出轨”,仅限于影片中女主所遇到的情况分析。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平衡点,真正的活过。霖随感于201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