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中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哲学家与社会学家透过这个问题的思辩来探讨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诸如堕胎、战争、牺牲少数成全多数的各种议题。电车难题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富特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功利主义。著名哲学家戴维•爱德蒙兹用幽默的文笔透过历史上类似电车难题的事件,如二战期间,伦敦饱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之苦,然而德国的飞弹因为是无人驾驶,绝大部份掉落于伦敦市中心的南方,死伤虽没那么严重,但是死亡的市民大部分是较穷困的劳动阶级。作者就“生命的数量或生命的质量能否做为利益衡量之标准?”“少数服从多数真的是最正确的答案吗?”发出追问。作者在书末写到他不会选择将胖子推下桥,但他问了读者“你们会把胖子推下桥吗?”
试想,你在地铁1号线候车,提示音响起,列车即将进站。但此时,你突然发现有五个人被挤下高高的站台。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他们将被轧死;但你身旁恰好有控制电车转向的紧急开关,不妙的是在转向的轨道上竟然也有一个失足掉下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你会不会扳动转向的开关?
如果你“坚定”的扳动开关,那么你很可能是天生的“功利主义者”,因为对你来说:五个对一个,答案显而易见;如果你忐忑不安地选择让电车转向,那么阿奎那的“双重结果原则”(the Doctrine of Double Effect,DDE)可能是你安抚内心的良药:牺牲一个人只是拯救五个人的“副作用”;如果你选择无动于衷,那么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你是冷漠、胆怯,要么你是严格的“道义论”持有者:不能以救五命而“杀”一命。但经过统计,大部分的人会选择让列车转向。
现在我们换个场景:你还在候车,列车即将进站,又有五个人被挤下站台。此时,你身边有一个大胖子。如果你想救那五个人,唯一的方式就是将眼前的胖子推下去。他的庞大身躯将阻挡列车的前行,五个人会得救,但胖子却会因此而死。那么问题又来了,此时你又怎么办?推,还是不推?
现在的你是不是比刚刚要犹豫?如果大部分被提问者都拒绝推胖子,你怎么想?你是不是在一种强烈的直觉和解释不清中纠结不已?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道德直觉与判断的自动性与“不可知性”?
这些疑问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哲学家讨论,甚至还形成了一门独特的“亚学科”——“电车学”。本书麻雀虽小,却涵盖了“电车学”的源起及发展,一并将相关哲学流派的主张和其它学科做出的尝试也收纳其中,有点儿五脏俱全的意思。
菲利帕•福特最初提出“电车”的思想实验时,面对抉择的是司机本人,所谓的“电车”也其实是火车。接下来的所有版本,为了免除司机本身的职责,抉择人被调整成第三人;为了区分“牺牲一个人”是条件还是选择,“天桥上的胖子”、环轨与转盘又被设计出来;为了辨明让电车转向的“意图”,“再推一下”与“两个环形轨道”的思想实验被创造出来。如此具体、详尽地的论证道德直觉的依据与来源,作者的功力之深与功课之多可想而知。此外,作者在本书的第一部分重点阐释了阿奎那的DDE思路,福特的“积极义务-消极义务”解释以及边沁简单粗暴的“功利主义”回答。结合一个个具体的电车情境和生活中实际的情况,作者一开始就把我们引进了晕头转向的迷宫。
但作者显然不想收手,实验哲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对电车学的影响也没有逃离作者的法眼。
在实验哲学中,数量足够多的人对上文的思想实验作出道德判断,实验哲学家将其记录,构建出直觉数据库,最终总结出人类道德直觉的共性及原则;社会心理学更像是一个挑毛病的机制,不断指出现实生活中影响行为和道德判断的诸多因素;最狠的其实是神经科学,它直接将面临抉择时你的直觉与理性归因于大脑负责不同部位之间的竞争!负责成本分析计算的区域大喊,“快推那个胖子!”;负责直觉与情感的区域却尖叫着,“你不能推他,那是杀人!”。顺着作者总结的思路,你不难将电车学的发展遥想到未来!除了书中他已经提到的服用药物改变道德判断的设想,我们不难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道德直觉还可以通过提取DNA片段进行重新编码。
了解种种之后,再次回到上文提到的地铁候车区,我们是否能在众多的理论中选取出解决自身的道德困境的最优方案?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已经在尝试,正在尝试,将要尝试!作者也没想要给我们提供所谓的最佳方案。
说到底,所有的人都站在候车区的位置,睿智的哲学家并不比你能做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