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提起前任,很多人会咬牙切齿,恨不得打人。更有人不顾及宗教的忌讳对前任破口大骂,世界上最恶毒的诅咒用来对付前任都显得不足够,恋爱时的抱怨和分手时的委屈,此时都变成了无力的言语发泄,根本不会恐惧诅咒的循环报应。
为什么曾经是最亲密的关系的两人最后会沦落成仇人,甚至是一种从精神上深度印刻着的仇恨。如果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仇人,会发现是有一定限度的,或者说在我们的心里早已经给仇人量了刑。
有人偷了我的东西,我恨他,毋庸置疑他是我的仇人,但是并不想置其于死地,如果抓住,最多让他双倍赔偿,还要道歉,填补我物质上的损失。如果有人伤害过我的身体,我恨他,对待这样的仇人如果说马上会被枪毙,生而为人的那点善良还是会让我掉下怜悯的眼泪,说明心理上给他的量刑是罪不至死的。
回过头来想一想前任,很多人诅咒前任的话语里面不乏“死”这个字眼,而且听口气完全不像在开玩笑。哪怕有人打过我,我也不会整天诅咒那个人死,甚至常常想不起那个人和我的事情,不会时刻放在心里反复咀嚼。但是前任不一样,前任对我做的一切总是时不时就要蹦到脑海里,紧随之而来的就是诅咒,是不是很多人都是这种感觉。
我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平日里的仇人大多数是在物质上或者身体上影响过我们,给我们造成了一定限度的损失。就比如上面所说的偷东西,斗殴打架,还有乱扔垃圾,抢占地盘。
可是前任给自己造成过的损失,是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都有的。甚至说,精神层面更多于物质层面,而物质层面的损失相较其他事件本身就是天花板级别的了。
关于身体物质层面,情侣之间的那种损失就不便多讲了,确实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女人来说,都是比较看重的,甚至高于生命。而精神层面的损失竟然高于物质层面,也就是比高于生命的东西还要高,如果有一把尺子能够测量生命是一栋楼,那么精神损失想必已经到了九霄云外。
还有一个现象可以验证这一说法,在一段感情之中往往付出越多,用情越深的人,到了分手的时候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分手之后对前任的恨意也会越大。
以前有个闺蜜分手了,看上去像个没事人一样,我们还劝她看开一点,没想到她看得比我们还要开。本来以为她是在伪装,直到其他朋友各回各家只剩我俩促膝长谈的时候,才明白她的心境确实如止水一般。
她说:“我本来也没有什么损失。”
确实如此,在她和前男友交往的日子里,她一直是一副大大咧咧的状态。对于男朋友也不是很关心,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和物质需求,这也许正是他们分手的原因。但是这种不在意恰巧在分手的时候保护了闺蜜。
再次听到有人诅咒前任的时候,我的看法变了,以前觉得前任一定是个很差的人,才会伤害一个女孩子或男孩子,关注点全放在了前任上。
现在我的关注点会放到讲述者身上,感叹他们是用情至深的可怜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