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放风筝
刚上小学时,李洵阳对所学的知识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就好像从自家院子里一下子跳到了大千世界里,这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这么广大辽阔,这么丰富多彩。
比如在第二册语文课本里,第二课讲得是村里种了许多果树,春天开满了鲜花,秋天结满了果子。
课文占了左右两张纸,下半部分是文字,只有几句话,上半部分是彩图,左面画的是满树的鲜花,右面画的是满树的果子。
李洵阳被这幅图给迷住了,尤其是那开满鲜花的部分。心想:我要是住在这样的地方该多好啊!周围都是鲜花,我走在其间,朝左看也是鲜花,朝右看也是鲜花,到处都是香味儿,到处都是蝴蝶和蜜蜂,在这样的地方玩儿多快乐啊!
这幅图下面还写着几个标注拼音的词语,其中一个是海棠花。李洵阳第一次听说海棠花,心想这个名字真好听,可就是不知道这花是什么样子。虽然这幅图上有,可都是画的,而且还有其它花,不知道哪一种才是海棠花啊。
还有一篇课文讲得是泉水流入小溪,小溪流入江河,江河流入大海。此篇也是占了左右两张纸,也是上半部分是图,下半部分是文字。图上画的就是河水从左面的山上流下来,一路弯弯曲曲,流经大地,最后注入海洋。
李洵阳对这幅图也很着迷,看了一遍又一遍。因为他既没见过泉水小溪,也没见过江河湖海,所以就对这些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真想插上翅膀去看一看。既然去不了,那就只能看着这幅图去想象真正的泉水小溪、江河湖海是什么样子的了。
除了课本里的配图外,老师有时也会拿一些大图给学生们看。有一堂课讲的是一只小鹿在森林中迷了路,最后它好不容易来到了一片林中空地上。正好是夜晚,它通过看天上的北斗星才找到了回家的路。
老师拿了一幅挂历大小的图,用图钉固定在黑板上。图上画的是夜幕下一只小鹿正站在林间空地上,抬头望着天上的北斗星。
从这堂课李洵阳学到了如果迷了路,晚上可以通过看天上的北斗星来辨别方向。因为北斗星永远在正北面,而且很好认,七颗星星组成一个勺子形状。
当天晚上他就在自家院子里朝北面的天空望去,果然看到了北斗星,果然很像一个勺子。他开心极了。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有一篇语文课文讲的就是放风筝。李洵阳看着配图中那些好看的风筝,又开始幻想起来。他以前见的风筝都是正方形,看了这幅图后,才知道原来风筝还能做成这么多好看的形状。
他想象着自己也放着好看的风筝,一会儿是“燕子”,一会儿是“老鹰”,一会儿是“蝴蝶”,一会儿是“蜻蜓”……
他还从没有放过风筝,对放风筝十分向往,心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放一次风筝啊!不用多好看的,只要正方形的就行。
没想到几天后班主任张老师就通知大家,她将在星期六下午带大家去赛马场放风筝,让大家提前准备好风筝。
李洵阳一听高兴极了,一回家就把这事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说做风筝最好用马拉纸,因为马拉纸结实,不容易被风吹烂。家里没有马拉纸,只有一张麻纸。不过麻纸做风筝也行,它的结实度仅次于马拉纸。
李洵阳对这个风筝非常期待,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风筝。他可不希望出什么差错,到时候风筝被风吹烂。所以家里没有马拉纸他还感到很遗憾。
当他父亲做风筝时,他就兴致勃勃地站在一旁看。风筝是正方形的,在其中一角上贴了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父亲说尾巴是起平衡作用的,因为风筝的头很大,所以尾巴必须足够长,否则风筝就会头重脚轻,容易栽到地上。
当风筝做好后,他就盼着星期六快点儿到来,并祈祷自己的风筝能够顺利飞上天空。
星期六下午正好是个晴朗的天气,但是风挺大,路边土地上的土常常被风吹起。李洵阳拿着自己的风筝,由父亲骑车带到学校。一到学校,他就兴冲冲朝教室走去,想看看同学们都拿的是什么样的风筝。
进了教室,他看到大家拿的风筝基本上都和自己的一样,都是正方形。不过有几个令他眼前一亮,竟然还有“燕子”、“老鹰”和“蝴蝶”。令他惊奇的不光是这几个风筝的形状,还有就是它们一看就是买的,因为都是塑料膜做的,上面的颜色都是印的。
李洵阳没想到风筝还有卖的,以前他见过的风筝都是自己做的,心想现在什么都能卖啊!
等学生们都来齐后,班主任张老师便领着他们一起朝赛马场走去。距离不远,朝北走十几分钟就到了。
赛马场是由铁栅栏围起来的,有的铁条被人掰弯了,因此间距宽一些,人能钻过去。他们就是从这样的地方钻过去的。
一进到里面,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放起风筝来。张老师高兴地在旁边看着,有时教学生怎么放。
赛马场形状和足球场差不多,但面积几乎是足球场的两倍,所以他们只在南边的跑道上放就足够了。地面是土地,稀稀疏疏的有一些去年的枯草。由于现在是三月底,今年的草还没长出来。
李洵阳想找一个人和自己一块儿放风筝。由于有的同学没有风筝,所以找起来很容易,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叫王力的同学和自己一块儿放。
他让王力拿着风筝站在那儿别动,自己则边放线边往后退。他没有专门的风筝线,用的是缝纫线。当退出七八米时他停下来,让王力把风筝举得高高的再放手,然后他就拽着风筝猛跑。可是没跑几步风筝就栽到地上了。
他只得再让王力把风筝举起来,重新放。可试了十几次也没放起来,他苦恼极了,也不知道是自己不会放还是风筝没做好。
由于风筝不断地栽到地上,有时还在地上被拖了一段距离,最后终于经不住折腾,尾巴掉了一截。这就更飞不起来了。
李洵阳万分沮丧,也没心情放风筝了,就对王力说:“快算了,别放了。”
王力问道:“那你的风筝还要吗?”
“不要了。”李洵阳说,心想这风筝既然掉了一截尾巴,还要它做什么?
王力说:“那给我吧。”
李洵阳纳闷道:“这风筝都坏了,你还要呢?”
“没事儿,我就随便玩儿一玩儿。”
“嗯,那给你。”李洵阳说着把线拽断,给风筝留下几米长的一截,就让王力把风筝拿走了。
他好奇地看着王力怎样玩儿这风筝。只见王力拽着风筝迎风猛跑,虽然风筝也经常栽到地上,但他并不气恼,捡起风筝继续拽着跑,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有时风筝没有栽下来,跟着他飞了挺长一段距离,他就更加高兴了。
李洵阳见他这样都能玩儿得这么开心,心里十分佩服,同时也觉得自己的风筝总算有了用武之处,又感到很安慰。
受到王力的启发,他后来在家里就自己做风筝。这次他只做小风筝,不为了飞多高,只为了拽着跑。他用报纸做,做好后就在院子里拽着跑,在那条小路上从家门口跑到院门口,再从院门口跑到家门口。
由于绳子不长,他只要跑得快些风筝就不会掉下来。他觉得这样玩儿也很有意思,就像自己牵着一只飞的鸟儿一样。
随着夏日的到来,他每天玩儿的时间也更长了。如果放学没大人接他,他就总是先和同学玩儿一会儿再回家。
现在他也学会了一些小游戏,比如鸡毛蒜皮棋。这个游戏可以随便找一块儿平地玩儿,很方便,所以他如果没其它玩儿的时候就和同学玩儿这个。
先找一块儿土地,用石头在地上画棋盘,如果是水泥地,用尖一点儿的石头也能画出来。棋盘形状是由两个长方形组成的十字。一个人用四块儿大石头做棋子,另一个人用四块儿小石头做棋子。
这个游戏李洵阳一直玩儿到小学四五年级时才不玩儿了。一个是因为玩腻了,还有一个是他发现这个游戏不知道是游戏本身的问题还是自己玩儿的规则不对,总之谁先下谁输,谁后下谁赢,无论怎么下都是这个结局。
中午放学时他还是总爱去陈兴家玩儿。陈兴每天中午都是先睡觉然后再吃午饭。他本来不想睡午觉,可迫于妈妈的命令不得不睡。所以他就总是拉着李洵阳到自己家玩儿,直到妈妈叫他睡觉时他才放李洵阳走。
现在他俩已经不玩儿弹豆豆了,主要在院子里和胡同里玩儿。有一次陈兴一回家就从院子里拿起一个纸盒子兴奋地说:“走,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李洵阳于是跟他来到了胡同里,不知道那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很是好奇。两人都蹲下来,陈兴把盒子放到地上,一拿开盖儿,只见里面有几只硕大的黑色昆虫,形如蝈蝈,但比蝈蝈大得多。尤其是那肚子,又粗又圆,就跟一个大油罐似的,或者说更像水泥搅拌车后面的搅拌机一样。屁股后面还有一根长长的像针一样的尾巴。即使不算上尾巴,这虫子也有七八厘米长。
李洵阳惊奇道:“这是什么虫子啦?”
“山叫驴。你看,还会叫呢。”陈兴用手指按了一下其中一只,命令道,“叫,快叫!”
可是这虫子并没叫。李洵阳又问:“你在哪儿逮的啦?”
“山上,我去我奶奶家时逮的。”陈兴用手捏起一只对着虫子威胁道,“你再不叫就不给你喂吃的啦。”
几只山叫驴在盒子里慢吞吞地爬着,动作十分笨拙,就好像因为肚子太大拖不动似的。过了一会儿果然叫了起来,叫声是连续而尖锐的,有些刺耳,远不如蝈蝈的好听。
李洵阳感到很奇怪,心想这虫子没翅膀是怎么叫的呢?其它虫子叫都是靠震动翅膀发声的。他观察了半天也没找到这虫子发声的地方。
他也很想有一只这样的虫子,可知道陈兴很小气,从来不舍得给别人东西,当初玩儿弹豆豆时连一颗普通的豆子也不舍得给。所以他就没张口要,想自己逮一只,于是就问:“这虫子只有山上有吗?咱们附近有没?”
“北面的小树林里可能有,你去看看。”陈兴说。
在他们学校北面几百米处有一个防风林,树木茂盛,杂草丛生。李洵阳一听也觉得那里很可能有山叫驴,于是就决定第二天去看看。
第二天中午他吃完饭歇了一会儿就往学校走,路上几乎连一个行人也没有。他沿着路边的树荫走着,而树荫之外是被酷热的太阳所统治的世界,空气好像都凝固了似的,没有一点声响,麻雀也不知躲在哪里避暑了。
他到了校门口没有停,继续往北走。校门前的路是土路,地面晒得硬邦邦的,路两旁也没有树木,都是墙。他就这样暴露在阳光下走着,来到一百米外路的尽头。
尽头是一片平房,他班里有几个同学就住在这里。他朝左拐进了一条胡同,走了没几米又朝右拐。他知道只要一直往北走就会到达小树林,因此就沿着这条胡同一直走下去。
果然出了胡同一看西面就是小树林,可是在他与小树林之间还隔着一条二十几米宽的河槽,不过里面没水,只稀稀疏疏长了一些野草。这是泄洪渠,只有下大雨时才有水。
李洵阳以前虽然没来过这儿,可知道这儿有条河槽,只是没想到它正好把自己和小树林隔开了。
春天他们去赛马场放风筝时也路过这条河槽,可当时走的是另一条路,那条路有一座木桥可以过去。而现在他站的地方几百米之内都没有桥。
他朝对岸的小树林望去,都是松树,间距比较大,所以大部分阳光都能照在林间的草地上。草倒是很茂盛,没有露出一块儿地皮。李洵阳心想那里肯定有许多蚂蚱,很可能也有山叫驴。
他仔细一听,果然听到树林深处有蝈蝈的叫声。这下他可高兴了,心想即使没有山叫驴逮只蝈蝈也不错,而且蝈蝈还比山叫驴叫得好听呢。
可是怎么过河槽呢?他朝河槽底部看去,不太深,也就两米左右。可是河槽壁上没有踩的地方。
河槽壁是由石头砌成,石头间的缝隙都用水泥抹平了。而且河槽壁又比较陡,即使能下去上来却很困难了。
李洵阳估量了半天还是没敢下去,只好悻悻地往回走。不过他一回身看见东面的居民楼下有一座滑梯,便又高兴起来,心想虽然没逮着蝈蝈和山叫驴,但能在这儿发现滑梯也是意外的收获嘛。于是他就玩儿了会儿滑梯才去上学。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