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凡是有深远之识的父母都会支持自己的孩子求学深造,知识改变命运。
这没有错,知识无论是改变命运,还是增加生命视野和价值,都是一条令人向往和值得追寻的道路。
但是,深爱儿女的家长们也应该警惕,当前国情之下,求学之路难免也会被权利之争所污染,求学路上,孩子身边也可能会潜藏着凶狼恶虎。孩子们会因为单纯察觉不到,但父母不可以不提前想到。
这个时代在变,家长们或许会轻易地认为我说的只是危言耸听罢了。可是人心善恶,从来不会因为你单方面的信任而变得美好如梦。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被人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杨宝德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显示,周教授对杨宝德明确提及或暗示的要求包括:陪吃饭、挡酒、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
2018年3月26日,因长期受导师王攀压迫,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三年级学生陶崇园跳楼自杀。读研期间,王攀要求陶崇园几乎每晚八点左右都要去其家中,并着其帮忙买饭、洗衣服、将一部分奖学金捐给研究所,甚至要求进门鞠躬并称呼他为“爸爸”。
亲爱的家长,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个例,普遍情况应该还是好的。其实现在高校里科研压力普遍很大,导师们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压榨研究生多出成果、多拿奖金的想法,只是大部分导师还是有良知的,不会把事情做到太极端。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生们的日子会很好过,毕业的压力、科研环境的不如意,再加上亲人的不理解很可能会成为千千万万个学子在青春里甚至整个人生的遗憾和痛点。
亲爱的家长,如果你有优秀的儿女在读研读博,请你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多么单纯而善良,不忍心辜负父母期待,一直默默努力着。父母得看到眼里这善良和孝顺,不要一再提出过高期许。孩子们长期生活在外,很多事情或许深受困扰,因为不愿父母烦心,大都是报喜不报忧。一旦偶有倾诉,家长们一定要给与重视,这倾诉里,或许已经是孩子不能再承受的某些事情。父母为了深远之计,最常说的话大概是:在外面多忍让,不要得罪导师,等毕业就好了。。。但正是这些话在悄悄地堵住孩子们的生命退路,这些话对于越乖巧优秀的学生越是沉重危险的,长期受导师压迫的陶崇园同学就是当着他母亲的面情绪失控,跳楼自杀的呀!后来也证实了,他的母亲面对他的烦恼和倾诉,只是劝说他再忍多几个月。
家长们,请允许自己家中的一向乖巧上进的孩子在承受挫折困扰时选择失败、选择放弃,这样其实并不会使你的孩子停止优秀,却可以使他/她避开人生的险境。扪心自问,谁能一直前进而从不停歇或者后退呢?那是机器。更不要说无论社会上还是高校里都难免伏有暗礁险滩。如果家长们需要的是一台优秀的机器,对孩子的处境不予以理解和疏导,那只能是儿女的不幸。
已经走过多半人生长路的家长们,请不要把自己家庭的幸福交给盲目的攀比和无穷的期许,多关心家里每一个人的心情和处境,请给自己那一向懂事的孩子敢于退出勇气,给他们一条保留自我尊严的退路,别亲手堵住了他们还有无限精彩的生命的退路。学业失败,人生还在,不要有一天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