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日本某幼儿园小男孩挑战跳箱视频迅速在网上蹿红,小男孩在经历多次跳箱失败后,最终在老师和同学的持续鼓励下,爆发小宇宙成功地越过了木箱。
“你能行!你能行!你能行!”这个声音在短短2分钟的视频中从未中断。在小男孩一次次的受挫失败时,没有嘲笑,没有讥讽,只有来自包括家长、同伴在内所有人的宽容与鼓励,激励着小男生爆发出最大的潜能!
没有伙伴的孩子一定是问题儿童
在这段突然火遍朋友圈的视频里,有人看到了宽容和鼓励,但小编却看到了伙伴和团队合作的力量,当所有的孩子围上来一起为小男孩鼓劲的那一霎那,绝对是满满的正能量,有木有!反观我们,在现实的竞争压力下,无比重视孩子的分数、排名、技能,却常常忽略了团队合作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孙云晓甚至说过,孩子不会交往比学业失败还要严重,没有伙伴的孩子一定是问题儿童。
缺乏团队意识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也会因为缺乏他人的帮助,无法与他人合作,难以融入到社会,甚至都无法维持一个正常的家庭,所以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儿童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当父母不在身边,孩子遇到困难,背后却没有小伙伴的力量支持,感觉自己没有被重视,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安全感将会极大降低。相反当孩子去到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伙伴玩在一起,遇到多个困难还能寻求到不同帮助时,孩子安全感会变得很足,并且有勇气、有力量、有自信去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以此获得更多伙伴的友爱。而缺少集体帮助的孩子只能原封不动站在原地,祈求上天掉下“食物”。
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培养团队意识
想想我们自己,我们是否也总希望孩子能在集体活动中充当耀眼的“主角”,而不是做一块“石头”,默默地配合团队的其他成员?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视频里的日本孩童那样,在伙伴遭遇失败时,自然而然地凝聚在一起,为别人提供支持与鼓励;或是自身遭遇挫折时,能够从伙伴与团队中汲取力量,那么,不妨参考一下下面这些培养孩子团队意识的小建议:
1. 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比如节假日出郊游,可以和孩子一起先定个活动计划,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无论大小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个合适的任务,让孩子感知自己是家庭这个团队的一员。行动前不要再专门提醒孩子任务内容,让孩子自觉完成。如果孩子疏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也不要批评孩子,要让孩子看到,由于自己的疏忽,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家人,还使本来快快乐乐的活动大为逊色。
让孩子懂得了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具有团队意识,担当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相互合作才能使活动圆满成功。通过生活中这些小事潜移默化的影响,团队意识会在孩子的脑海中慢慢形成的。
2. 利用游戏作为纽带
游戏基本都是集体活动,可以用游戏作为纽带,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有些游戏看似简单,实则是需要很强的合作能力,配合不好,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当游戏成功的完成时,相信你的孩子已经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
3.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不以自我为中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无论是有了矛盾或是肢体冲突,让他们自己解决。以此培养他们“为他人负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是非,比如说谁谁家的孩子不好,不要给孩子形成一个不接纳别人的印象。
4. 多让孩子参加活动,引导孩子靠拢团队
家长要支持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活动,在孩子参加某项活动前,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想想自己能在这项活动中做些什么。活动结束后,要了解孩子做的怎么样,做的好要肯定孩子为团队做的贡献,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孩子慢慢地会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做好自己分内事情的重要性,明白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共同的成功,获得双赢,集体主义和团队意识将逐步发展。
当然,在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时,还要注意不允许孩子为自己没尽到职责寻找任何借口,因为一味的迁就,会助长孩子形成自私、固执等不良个性,而这些将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内容转自学呗AP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