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每周最大的期盼就是周末不用上班,可以享用属于自己的时光,可是这两天却是平日起早贪黑换来的,其他行业大可不必羡慕。昨天周六,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再加上刚入冬,丝丝寒意让人不愿出门,只能缩在家里。今天放晴了,整个心情都是舒畅的,便有了外出的渴望。女儿去画画,只能带着儿子到外面走走,一路上不停地在成人的世界和儿童的世界里切换,他有问不完的问题,我有解答不了的困惑。
妈妈,太阳为什么是圆的?你看那些云一会儿合拢一会儿分开,特别像棉花糖。
妈妈,那些树的叶子全落了,好可怜! 我们应该好好给它浇水。
妈妈,为什么有的叶子落了,有的没有落呢?
因为没落的叶子好好吃饭,长得结实,风吹的时候,他们很坚强!所以你也要好好吃饭,免得风把你吹走了!
妈妈,这会吹风了,为什么我没有被吹走呢?
那是因为风很小,如果是狂风那可就危险了!所以你还是要好好吃饭!
妈妈,你看那块石头像瘪嘴老虎!还有牙齿。妈妈,我的脑子里面记了可多的东西,我知道青蛙坐在荷叶上,蚯蚓的家在泥土里,天上的云有时变成雨落在厕所里。妈妈,我知道曹操和刘备,可是没见过他们,也不认识他们。妈妈,我给你背“火云洞大战红孩儿”吧:唐僧师徒四人离开乌鸡国,继续西行,这天被一座高山挡住,山势十分险峻……妈妈,我走路还有劲儿,说话没劲儿了。
好,那就不说了!一语未了,妈妈,那庙里有和尚吗?
一路我们就这样絮絮叨叨,他有太多的问题,我有太多的无知,有的我能解答,有的我可以糊弄,有的我却目瞪口呆。
记得有段时间,他经常会问:妈妈,等我长大了,你会死吗?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着实被吓了一跳,一个小屁孩怎么会问关于“死亡”的问题?不知是该正面回答,还是该逃避。后来我认真的思考,假如孩子再问及的时候我该怎么回答,如果真实地说出答案,会不会让幼小的孩子对死亡有了恐惧?那就编个善意的谎言吧。某一天,孩子又问:妈妈,爸爸会不会死?我说:不会死的,你长大了就会结婚,结婚了就会生孩子,那个时候爸爸帮你带小孩呢。他高兴的说:爸爸,以后你可要帮我带孩子。一个四岁的孩子对死亡有了思考,是不是心里缺乏一种安全感?无论是我,还是爸爸,都是他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所以他害怕我们的离去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边城》里翠翠偶尔生出的奇怪念想:爷爷要是死了呢?而且她不止一次有这样的想法。爷爷是翠翠生活中唯一的依靠,所以害怕爷爷离去,留下孤单的自己。记得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我也有过同样的担忧,一天晚上,我突然问母亲:你死了我怎么办?母亲说她死了父亲还在,当时我泪流满面。我不希望父母双亲中的任何一个人离开,这样我的生活才是完整的安全的。杨澜说,她的女儿在看到奶奶离世时,问了一句,每个人都会死亡吗?杨澜很肯定地说了一句:是的。但是只要好好活着,就不怕死亡。后来我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说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属于正常现象,只是该如何面对孩子问到的死亡话题,网上认为家长不应对孩子回避,这样会压抑孩子原本很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孩子如果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的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深远。
我固执地认为他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理解的。无论怎样,正如杨澜所说,死亡不可避免,首先我们都要好好活着。
孩子的话题暂且啰嗦到此,接下来说说自己吧。我们常说要好好爱自己,可是又有多少时间是真正的爱自己呢?为生活所累,为工作而忙,行色匆匆,疲惫不堪,被时光裹挟着向前,没有喘息的机会。这样的周末,是不是可以放慢脚步,关照身体呢?于是利用午休的时间做一次活瓷能量熏蒸,当每一个毛孔被打开,堆积在体内的毒素缓缓排出的时候,整个身心都是舒畅的。躺在床上,听着蒋勋细说红楼梦,完全不用关心窗外的人事纷扰,此刻,我才是幸福的。陈果说:莫要辜负这仅有的一次人生!我想应该是从珍惜每个当下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