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天结束了,又是平淡无奇的一天,平淡的不知道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录。
每天打开简书,欣赏别人的佳作时心里充满羡慕,觉得别人的文字怎么那么美,虽然我也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但想到自己的日更任务还没有完成时心里充满纠结。
今天是我参加日更挑战的第十一日,才短短十天就觉得才思枯竭了,拿起手机不知从哪下手,不知从哪写起。
尽管很难,我还是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当初选择日更,以为就和我们小时候写日记一样,以为就和我们工作的日志一样,就是记录每天发生的一切。
可是每天翻看着简书的文章,觉得写作大神太多了,总是被他们的文笔所吸引,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被他们的渊博所折服。
如果自己每天仅仅是记录一些流水账,既不登大雅之堂,又好像违背了当初写作的初心。
过去,每天苦于应付差事,每天面对的是工作汇报、会议讲话、交流材料、活动方案、心得体会,感觉自己的脑子里全是枯燥的数字、工整的标题、典型的事例……。
读书学习也更侧重于政治理论的学习,公文写作的学习,虽然写作是相通的,但我更喜欢的却是张爱玲、席慕容、三毛……
可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积累的太少了,输入的太少了,尤其近几年,为人妻,为人母后,把读书的习惯基本丢弃了,读书已然成为一种兴趣,一种休闲。
常常是闲来无事的时候,才会捧起床头那本落满灰尘的书,一本小说看了将近一年,还没有看到结尾。
以前读书的时候,会把优美的句子,或者引起共鸣的句子,整整齐齐地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有时还会剪报纸、剪杂志,然后沾到本子上,至今还留存着十多本。
通过不厌其烦的翻看,时间久了,感觉那些话语长在心里,慢慢就变成自己的了。
如今,读书就是走马观花,读书就是打发时间,失去了往日的专注,失去了过去的勤勉。
现在的生活,工作之余,就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就是老人小孩,觉得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空间。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获得成功的人,是更懂得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人。人们常说,时间是挤出来的,所以没时间读书是借口,不是理由。
作为写作爱好者,读书是必须坚持的一件事,为了自己的写作爱好,为了成为日更达人,为了今后能给孩子们留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重拾书本。
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忙,都必须找时间读书,不然就选择做一个无知的人。
读书可以照旧人生,读书可以开阔视野,读书可以修身养性,读书可以结交朋友……。
让自己在书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在写作中丰富人生,日更不易,且写且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