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019.04.08
今日赏析微课堂分享~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
虽然巴斯奎特在生前曾赢得过艺术市场的偏爱,但他在学术研究领域却是持续碰壁。对于1980年代纽约的博物馆而言,极简主义正在大行其道,巴斯奎特浓烈的涂鸦绘画风格一来打破了博物馆策展人对于绘画的传统定义,甚至让保守的策展人感到“不适”,二来看似缺乏艺术史的引述使研究学者产生了意见分歧和怀疑。
巴斯奎特的作品尤其在非精英或缺乏艺术史背景的观众群中获得了肯定——这正是巴斯奎特试图打破的艺术界边界之一,却也为他进入艺术机构的收藏体系设置了隐形的障碍。即便在巴斯奎特去世将近30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美国重要美术馆仍尚未收藏巴斯奎特的绘画作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巴斯奎特1988年猝死之前,他的新作已经受到主流艺术界的苛责,且销路闭塞。和大多数不被理解的天才一样,巴斯奎特影响力和作品身价在其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能发酵。
巴斯奎特市场发展的第一个戏剧性的高峰发生在2007年,这正是艺术市场繁荣的时期,巴斯奎特的作品在当年全球拍卖额首次超过1亿美元。当时佳士得副主席,如今Lévy Gorvy画廊合伙人Brett Gorvy将巴斯奎特的市场引述为“两个层次的诱惑——令人垂涎的罕见天赋,以及1981-1982年这样最好的时期”。
1981-1982年,巴斯奎特在参加了被誉为“1980年代第一个劲爆艺术展”的“时代广场展览 ”,与画廊开始合作,逐渐崭露头角的成长期。1981年,著名艺评人雷内里卡德特意为《艺术论坛》撰文介绍巴斯奎特这个“光彩夺目的孩子”。还有评论称他为“黑人毕加索”,不过对于“黑人毕加索”的称谓,巴斯奎特曾经说:“你喜欢被称作黑人毕加索?我可没有。这听上去是一句赞美的话,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贬低。”
巴斯奎特的绘画在形式上色彩鲜艳浓烈、笔触跳脱,常常带有标志性的皇冠或是版权符号,而内容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其他艺术家直接或间接的参考与引用。
谁推动了巴斯奎特的价格飞涨?
对于近几年巴斯奎特作品突然再度在艺术市场上暴红,有专家分析,是因为美国的“婴儿潮一代”和“被遗忘的一代”已经开始具有话语权,这一代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年轻收藏家对非主流艺术多年倾心,反过来让艺术市场人士看到了一个新的造星时机。
不过更常被听到的理由是因为巴斯奎特和其作品无与伦比的魅力。“在我看来,巴斯奎特是那一代艺术家中独一无二的,” 富艺斯拍卖行纽约总部的20世纪与当代艺术负责人Scott Nussbaum说:“他的艺术语言会让全世界的人产生共鸣。他与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藏家都能产生交流。我不确定是否每一代艺术家中都有这样超越了时代局限的人存在,而他就是其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