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没有方向、目标和方法。所有方法的目标都是为了到达某种境界。所以境界都是有限、无常和有条件的。痴迷于境界只会走向束缚和依赖。真正的修行是安住于基本觉知。
当觉知不固着于感知对象身上的时候,真正的修行就会在意识中自发地呈现出来。当你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注意到觉知总是聚焦于某个所缘目标上面:思想、感觉、情感、记忆和声音等。这是因为心念受到制约,习惯于在所缘目标身上聚焦和紧缩。接着心念就会以一种机械而扭曲的方式,强迫性地解说它所觉知到的(所缘目标)。它从中得出结论,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预判。
在真正的修行中,所有的所缘目标都是放任自流的。这意味着,对任何觉知的对象都无需实行操控和压制。在真正的修行中,重点是在觉知上:不是在觉知到的所缘目标上,而是安住于基本觉知本身。基本觉知是所有所缘目标升起和沉没的源头。当你在觉知和聆听中轻柔地放松下来时,心念围绕着所缘目标的紧缩感就会消退。存在的静默就会更清晰地进入到意识中,并在那里休憩和扎根,不再有任何目标和期待,一种开放和接受的心态就会渗入到缄默和静寂的质地中,于是你自然的本性便会从中显露。
缄默和静寂不是某种境界或状态,所以也就无法被制造或创造出来。缄默是所有状态在其中升起和蛰伏的所在,是“非状态”。缄默、静寂和觉知不是状态,如果把它们看做所缘目标对象,我们将永远也不能够完全地看清它们。缄默自身是没有形式和属性的永恒观照。当你越来越深入地安住于观照之中时,所有的所缘目标就会顺其自然地运行,而觉知就会渐渐变得脱离头脑的强迫性紧缩和认同,回归到它自然的非状态“临在”中。
然后那个简单而深奥的问题“我是谁”就会揭示出,一个人的真我不是自我和人格下的无尽暴政,而是没有客体对象的自由存在——那个基本觉知,在它上面来来去去的各种状态和客体都是你永恒无生真我的外在表现。
从根本上说,开悟无非是存在的自然状态。抛开那些复杂的语汇,开悟的本质就是回到我们自然的存在状态。显然,自然的状态是一种没有干预、无需通过努力或纪律来维持的状态,是一种并非通过身心的控制而达成的状态,换言之,那是一种完全自然、完全自发的状态。就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修行常常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死胡同。
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许多修行的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控制的手段。只要头脑在控制和指引着我们的体验,你就不可能进入到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一个人不被头脑控制的状态。当头脑处在控制和操纵之中的时候,它可以达成各种各样的意识状态:你可以学习如何使自己的心念安静,或者你也可以变得能够通灵。通过某种基本上属于技巧取向或操控取向的修行方式,你可以做成很多事情,但是你无法做到的是达成自身存在的自然、自发的状态。
这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显而易见的道理。任何人都可以告诉你,通过内在的控制和操纵,你无法达成自然、自发的存在状态,然而,不知为什么,我们总会无视这一道理。很多年来,我也曾对此视而不见。问题并不一定发生在修行方式甚至修行技术身上,尽管采取什么样的修行技术确实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问题在于我们看待修行的态度。如果我们的态度是操控——实际上是头脑或自我在那里修行。而当我们在谈论开悟的时候,我们事实上谈论的是从头脑中醒悟过来,从自我中醒悟过来。以此,我称之为“真正的修行”,即从一开始就放弃对头脑的操控和受训倾向。放弃操控是真正的修行的基础。听上去很有意思,修行最简单的起步就是放下控制,放下操纵。
大部分人坐下来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吧,那我该如何控制心念?”那就是我所说的操纵。操纵是一个语气很强的词,我用它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让你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每当我们坐下,我们就在问自己:“我如何控制我的头脑?我如何获得平静?我如何进入静默?”我们的头脑真正在做的是在问:“我如何控制自己使自己感觉更好?”你可以学着通过实施一些控制的技巧来控制自己,使身心得以安静。有一阵,这样做的感觉还挺好的。但是,当我们为了获得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而控制自己的头脑时,它就很像通过为了让某个人安静下来而封住他的嘴。你成功了,他安静了下来,但是你是通过一种操纵的技巧来完成的。只要你将胶带从他的嘴上撕下来,他就会有一些话想说,对不对?事实上,他会有很多话想说!我认为任何修行过的人都了解那种进入禅修状态、获得某种控制身心的经验。这可能感觉非常非常好,甚至是一种深不可测的感受。但是随后你停止了修行——你从坐垫上起身,站了起来,你的头脑马上又开始窃窃私语。我们通过控制经验到某种平静,但是一旦我们放下控制,杂念又会卷土重来,一切又回到了从前。大多数修行者对这样的一个困境都相当熟悉。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可能会达到某种平和的状态,但是在停止修行的时候,那种平和就会再次远离我们。
真正的修行无关技巧的掌握,它是对控制的一种放下。这才是修行。所有其他的东西实际上都是某种形式的专注而已。修行和专注是两回事。专注是一种纪律,专注是引导或控制我们的体验的一种方式。修行是放下控制,放下引导我们的体验,不管那个体验是什么。真正的修行的基础就是放下控制。
对人类而言,放下控制实际上是一件天大的事,“只需放下控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整个的心理结构、整个的心理自我、我们的自我几乎都是由控制所组成。所以,要求头脑或自我放下控制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想法。当我们放下,哪怕是片刻,一些隐藏的恐惧和犹豫就会生起,头脑会想:“如果我放下控制会发生什么?如果什么也不会发生呢?如果我们坐下来修行,随顺万物,如其所是,而结果是一事无成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抓住一些技巧或纪律不放的原因,因为头脑害怕放下控制就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