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你也许对这句话有其他的解释,我的理解是:做梦,要趁年少。
今天如果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要努力从一大堆尘封的回忆里去挑挑拣拣,然后捞出一个业已泛黄的纸张,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难辨,然后告诉你,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很可悲,不是吗?
有梦想的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像孩童般的赤子之心。比如国外报道的那位80岁还学习舞蹈的老奶奶,从照片看,她的眼睛像孩子般闪闪发光。比如,混沌大学的创始人李善友,他在演讲时一脸心驰神往的样子,和一连串夸张的BEAUTIFUL,让你觉得,他的梦想似乎触手可及。
他们其实是比较特殊的例子,更多的人在被投入社会后,会被生活中琐碎的日子打磨平滑,变得平庸。梦想,要趁年少。
我们在年少时都曾怀揣梦想,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梦想?有些是发现那是别人给予我们的梦想,比如当一个科学家,有些是觉得太难实现所以放弃了。被禁锢的文化,被禁锢的思维,能开出自由的花吗?很难,而梦想是需要在思想中自由驰骋的。当你被外在困住时,是很难从内部突破的。
当然,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需要有梦想,梦想在这个时代,已经更多被理想代替了。梦想更狂放,理想更收敛。梦想更具感染力,因带有情绪所以也更有能量。然而我现在已经很少有梦想这个词语了,用的更多是理想。仿佛这样才能被这个时代认可,被我内心认可。所以今天我问了内心很久,我的梦想是什么,可悲的是,我发现我居然不确定。
如果要问我,梦想是被什么扼杀的,我认为是绝望,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劝诫,是枪打出头鸟的现实,是与现实的妥协,是对自己的偃旗息鼓,是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是人到中年的悲凉,是对美好的深埋。
但是,梦想,是年少时种下的心锚,遇到合适的土壤,遇到合适的时机,总会慢慢发芽,成长,嗯,人总得有些梦想,不然,与行尸走肉何异?
微信昵称: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