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胡新华教练的第90篇教练手记
教练手记─教练技术应用的真实案例
职场上有句口头禅:请你是解决问题的,不是制造问题的。
是的,在企业里,任何人都是要解决问题的。
怎么解决问题?是按部就班,听从指挥。
还是可以做得更多,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
李艳是总经办秘书,一次教练研讨会上,她向教练发牢骚。
李艳说:“教练,分公司的工作计划常常拖延,不按指定日期交上来。”
不等教练回应,直接下结论。
“我觉得分公司老总很不负责任。”看得出来,确实有点生气。
“谁负责收集工作计划的工作。”教练问她。
“我。”
“那么,收不上来是谁的责任呢?”教练又问了一句。
“你意思说,是我的责任吧。”李艳很不服气。
反驳道;“我已经正式以邮件通知了不止一次。”
觉得说服力不够,再补充道:“况且这种情况不是我一个人遇到,其他人也有遇到,都是需要一个一个打电话催。”
教练不为所动,微笑着,轻轻问了一句:“那么,你催的效果如何?”
李艳不得不承认:“有点效果。”
还是不满意。“但这次这个弄好了,下次另一个又出问题了。”
其实说到这,李艳也就没那么大的情绪了。
工作的的目标是拿到工作计划。
并且这是李艳的工作目标,不是分公司经理的。
工作达不到效果,责任显而易见。
将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焦点还是要放到解决问题上。
教练带她走向正确方向:“那么,你觉得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呢?”
李艳回答得很中肯:“应该制定相关的考核、奖惩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那么有没有制定呢?”教练继续。
“那是管理层整体要考虑的事情!”李艳很惊讶。
心想,我一个小秘书,哪管得了这事!
教练知道李艳会这么想,没理会他。
提示她,换个角度:“那你,有没有提醒管理层要去考虑?”
李艳没有正面回答:“公司管理层也知道这个状况,说过要出台一个制度加以考核。”
“结果呢?”教练这是属于明知故问,问题是让李艳面对现状。
“但一直没做出来。”李艳口气软了下来,头也低下去了。
教练引导李艳,让她看到自己在整个事情中可以起到的作用。
就问她:“管理层一直没出台制度。那你又是怎么做的?”
李艳抬头看着教练,一脸无辜:“每次领导都说“再催一催他们吧”,说制度会制定的,再等等。”
教练一听,反倒笑了,用手指了一下李艳。
笑着说:“看来,你真是很听领导的话,不停地“催”下面的人。”
李艳有点纳闷,教练笑什么。
嘴里说:“是啊,我是老老实实按领导的指令做的。”
教练收了笑容,严肃地对李艳说:“只是你宁可用“催”的方法,解决表面问题。”
顿了一下,确定李艳认真在听。
继续说;“也不愿“催”领导,催他出台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艳听完更是迷惑不解,这说法跟她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差别很大。
嘴里嘟囔了一句:“我可以“催”领导吗?”
教练看着李艳,对她说:“你先不要考虑,能不能“催”领导。”
接着问她;“你想想,如果“催”领导,对于解决这件事有没有帮助?”
“有帮助。”李艳点点头。
“既然对公司有帮助,那为什么不可以呢?”教练反问。
李艳听完,想了一会。
边点头边说:“我可能,只关注下面的具体事情了。”
教练把今天的对话做了个总结:“同样都是在“催”,你要考虑的是,怎样“催”才最有效呢?”
李艳问题解决了,很开心。
整个人轻松了很多,与之前是判若两人。
感谢教练:“我知道了,我需要两边都“催",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工作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不是出问题了,找是谁的责任。
教练教你要始终聚焦到解决问题的核心上。
要解决问题,
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努力很重要,醒悟也很重要。
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要抓住解决问题的重点。
这时候的管理,无论是向下还是向上,都是为目标服务的。
教练是客户的伙伴
通过发人深省和创造性的对话过程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天赋潜能和职业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