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本月第五天家塾班学习,也是我和熙熙这次来这里学习的第二天。
记得在刚刚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总想着要更多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然而有了方法,拿回去却发现并不一定用得上。
不是方法不够好,而是内心不够包容与强大。
学习至今,如今这些方式方法才开始能够用得上,而且会用的很有成效。因为我知道,通过学习,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正,每天也开始把生命朝正的方向上扭转。因为我太想让一切都好起来。
我知道外在一切的呈现,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因此,我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切朝内看,自己修身正己,自己学习,一切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陪伴孩子成长我要让自己去做到正确,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
我是皈依的人,接受过上师的开示,学习佛法智慧;陪伴孩子成长中也读圣贤书,链接儒家思想;也深受道家智慧开启。越是学习就会发现,这众多法门,却直指一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万法归“一”,而这个“一”就是规律和真相。道、佛、儒只是站在不同的学术之地传递着这个世间的规律和真相,教我们视善、语善和行善。
陪伴孩子,亦是如此。
老师始终高于我们看到一切的善,行善言善。
因此,我们要学习。学习如何视善、语善而行善,学习更好的陪伴孩子。
为了担心熙熙一直闹腾影响我上课学习,我便把手机给了她玩。对于这个行为明知道不太合适,在那一刻我依旧选择了让她玩,因为不知道不让她玩手机会发生什么事情,然而,在临近下课的时候,老师给我说了一下刚刚和熙熙的对话,说看到熙熙在看手机时,对熙熙说:“熙熙,你妈妈犯了一件很严重的错误,家塾班规定妈妈是不可以把手机给孩子的,你妈妈不知道这条规定,现在犯了严重的错误。”熙熙接着说:“是的,我妈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不久后,熙熙跑来会场找我,老师当着熙熙的面说:“我刚才已经很严厉地批评了你妈妈,家塾班是不可以把手机给小朋友的,她今天犯了个严重的错误。”我看着拿着手机不撒手的熙熙说:“是的,姬老师已经很严厉地批评了我,我现在知道了我犯了严重的错误,你能帮妈妈改正这个错误吗?”当我说完看着她伸手去拿手机时,她犹豫了一下便给了我。在她心里,什么都明白。
下午上课前,当我再次拿起手机时,她还在一旁调侃到:“妈妈,你今天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家塾班不让手机给小朋友玩。”我又对她说了那句希望她帮助我的话语。她点头同意,然后和林儿一起玩起了粘土,一下午便没再玩过手机。同样的事情,不仅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还要愿意而且能看到孩子善的那一面,稍加引导,孩子便会朝我们期待的样子生长。
学习就是为了做到,老师也是在做到中让我们看到真相和规律。
安迪吐口水的事情,在老师的一步步提醒、陪伴、引导中,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知道什么是正的?并慢慢地开始改正……
通过安迪泼湿林儿衣服、林儿哭泣时,妈妈分享自己的陪伴引领时,再次看到,我们陪伴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如此的少。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不仅能让她感受到爱,同时也能让她去包容他人,从而引导孩子成为我们期待的、她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面对种种冲突老师帮我们梳理了这样一组引导过程的路径:
1)通过先询问“发生了什么?”了解情况。
2)通过询问“你的意思是什么呢?”邀请孩子表达她想要的结果。
3)用“那你觉得怎么样能够做到呢?”引导她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还有什么方法呢”再次引导更深入的思考。
5)“假如这么做还得不到那个结果怎么办呢?”引发孩子360度来看这个问题。
6)用不同层次的孩子会怎么做,引导孩子看到正确的也是她想成为的那一种人。
生活中面对孩子和TA人发生冲突的事情处处可见,回观自己以前处理的方式方法敷衍应付,结果也是不尽人意。说白了是自己的纬度不高,可知有限,引领不了孩子深入的方向。
因此,成长还是要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修身正己,学习智慧,才能生发更多的方式方法。回到生活中落地践行,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生命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