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念起即觉
所谓的“念起即觉”源自《金刚经》中的一篇名为宣化上人开示的文章,全句是“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既无”,百度有个人给的解释是:这是禅定时的法门。所谓“念”,指的是我们内心因境、因情等各种不同的状况而浮现出来的念头,这些念头既是入门时的大障碍,也是修成以后的资粮。其次,你要了解什么叫做“觉”,这里特指“觉知”,但是觉知很难解释,师父惯用的方法就是叫我们把手放在背后,五指伸开又合拢,如是数次,然后问我们,为何看不到却知道手掌的状态呢?这就是“觉知”了。所以,觉知是我们意识中那一点不排除任何事物、任何状态,能够包含一切的明性,师父把“觉知”比喻成猫,“念头”比喻成老鼠,整个禅定的过程就是一个猫捉老鼠的过程,即觉知与念头博弈的过程。刚开始禅定的时候,觉得很累、腿疼,因为觉知很弱,念头很强,是“小猫捉大老鼠”,经常被老鼠拖着到处跑,这个层次就叫“粗念住”;等到了后面,猫长大了,对付老鼠就不费力了,只需盯着老鼠,老鼠就乖乖的了,这个时候就进入了禅定的“细念住”境界,禅定就会满心欢喜,不累也不烦躁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禅悦”)。如何鉴别呢?通常以2个时辰也就是4小时为依据,禅定4小时以上不觉疲倦者,细念住的境界就到了。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下面几句话就好理解了:
念起即断——念头一起来,就停住,掐断它(像猫发现了老鼠,一爪子就按上去逮住它);
念起不随——念头一起来不要跟着念头走(刚开始小猫会被大老鼠拖的团团转);
念起即觉——念头一起来就要发现它(像猫随时注意老鼠的动静);
觉之既无——保持自己的觉知,念头就渐渐的木有了(像大猫盯着小老鼠)
承:信念是什么
我们的信念就是小猫,而我们的欲望或者妄念都是老鼠,他们像窃贼一样时刻在试图吃掉你的梦想奶酪,而这个数目要远远大于你曾经的失败。如果获得了信念的力量,会发生什么呢,以下是我自己的例子,我没有做到成为一名世界名校的研究生,如果我讲没有做到改成我不要做到的话,就是我不要做到成为一名世界名校的研究生,这样的我不要做的信念如果持续五年,十年,我想我对于那时的感受也许更多的是觉得自己没有可能做到那种精英标准,过着低质量低幸福感的每天可能还会处于一种自卑的状态,但是可能还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替我完成我的心愿。再假设,我如果将我不要做到改成我能够的话,我想我的人生可能应为进入了名校的圈子,解除了更多的人,在不同国家的生活学习经历,让我拥有了由内而外的自信,对人会更加平和,回想很多世界名校生一样,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尽自己努力为这个世界的更加美好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我也许会更多的摆脱来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更多时候是这个世界和内心的自我引导自己的成长,然后收获我想要的高品质高幸福感的生活。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一念之差,天壤之别呢~所以呢,信念就是坚信,事物就是这个样子!当你相信的时候,信念会产生意志力,意志力就会迁移到行为上,让你的行为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因为信念会带来意志力,意志力强自律能力就强,自律能力强会带来更好的自控能力。信念本身是积极主动地基础,相信自己在刺激和回应建有更好的选择能力。坚信,只要你愿意,不断安静持续投入,持续改进和精进,那你会得到持续得成长,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被解决。如果你选择另外一种错的信念,那么先想想,你生来是为了什么?如果不知道的话就去寻找吧。就像飞机的产生就是为了在天空翱翔,如果只是停在机场,那么它的损耗要远远大于它在飞行的时候。“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是为了使命而存在的,你活着就是为了追寻你的使命,生而具有责任。
现在我们要了解那个动了你梦想奶酪的老鼠,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名字,比如妄念,欲望,但能够让你立马识别的是“有点”。在你有个想法想要去做的时候,如果你的信念是你有点要完成这个任务,那么你的奶酪就已经被啃了一口,在你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这个有点的念头会被不断涌出来的想要休息,或者想要吃东西或者其他的虚妄的想法加强,任务还没完成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奶酪已经没有了,你会觉得做这件事情没有价值,然后就放弃了,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只会让你感觉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转:获得信念
那我们怎么获得这样的信念呢?来源有四种,第一种是行为确认,者需要你明白甜面包热汤个人成长本质模型的运作机制,当触发器被触发,动机也会出现,然后人们的相应行为被调动,当小我或者自我的行为被满足的时候,人们会得到一种奖励,这种奖励会强化触发器灵敏度,在这种闭合的循环中,人们的行为会在行为确认中逐渐被加强。第二种是来自我们从而使就接触到的学校,阅读,或者和高手交流等资源获取的手段,人们获得大量的信念的灌输,这种灌输会让优秀的信念迁移到你的体内。第三种是想像,这个类似于禅悟等类似的那种自我思考,你为什么会处于现在的状态,你为什么要处于这样的状态等等关于自我和人生的思考。第四种是基于人的基因,先天的因素,比如在婴儿面前同时放一条蛇和一把手枪,因为会更害怕蛇,而不会觉得枪可怕,可实际上手枪要比毒蛇更可怕,这就像是错的信念看上去安全无良,但是它的危害却是一击立即致命的。而毒蛇的存在会激发你的生存意志本能,学会保护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从而能捉住毒蛇的七寸。
错误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相对应的列表——执(狠狠地用力拿着)迷(没法放下)不(不能做,不能找到方向)悟(可能只要稍稍点拨就能开悟)。细化下来有三种具体的大概念。第一是绝对化的要求,人们常常用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件事就应该发生,或者不该发生,常常表现在我希望怎么样,我想要怎么样,把这种期待转化成必须应该一定要的。这样的应该的暴君,会限制你,因为任何食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当是无得发展和这个人的绝对化要求相悖的时候会变得难以接受,容易困在情绪中,应该的暴君还会强迫结果发生,这样无意识加强了绝对化的要求。
第二种是以偏概全的错误信念,喜欢在没有办法还原到对方处于的环境下,却对别人的身份进行评价,有这样的过分概括化会让小我被加强,这时候闭嘴是一种美德,就像老子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并不完全是教人不可开口说话。只是说所当说的,说过便休,不立涯岸。不可多说,不可不说。便是言满天下无口过,才是守中的道理,才与后文老子所说“善言无瑕囗”的意旨相符。否则,老子又何须多言自着五千文呢!譬如风箱,在当用的时候,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如不得其时,不需要的时候,便悠然止息,缄默无事。倘使如“灌夫骂座,祢衡击鼓”,说来无补于事,那便有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明训了。
第三种是糟糕至极的错误信念
,这是一种典型的的不成长的状态,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比现在更好的事情发生,也有比现在更坏的事情发生。如果有糟糕至极的想法,会持续现在的不良情绪体验之中一蹶不振。这里面糟糕至极具体会体现在两种想法,一种是赌徒心态,这是一种自卑的完美主义,但是成长是慢慢来持续做的工程,是精进的过程,永远没有完美,只有我可以犯错,因为我下次可以更好。另外一种是无助无能无价值的信念,这种信念会体现在你觉得不如别人好,但是却不能明白别人比你好,才能给你提供更好的资源,你可以从中获取你想要的资源,进步空间很大。再有就是退企鹅责任的无助和不敢突破自己的天花板的无价值。后者更严重,因为经常发生人们会觉得做这件事很累,原地踏步的状态中,其实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合:解决问题
正确的信念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必备的信念——白兔爱肥鹅
白:BEST你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的自己。有了这样的信念,你将不会对别人生气,因为他们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的自己,如果你希望要更好的结果,那么你只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
兔:THREE任何一个问题都有至少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然后去实践,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能力提高,你将会获得更多的认知。
爱:ABUNDANT你的资源是丰富而充沛的。如果你总在想自己没有什么,这一穷人思维(HAVE-BE-DO)那么你将永远只停留在最浅的层次,如果你学习并努力实践富人思维(BE-DO-HAVE)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会让你明白你要做哪些是,在做的过程中坚信自己的资源丰富而充足,但前提是要对外告诉别人,你需要这个资源,资源才会源源不断的来,就像《吸引力法则》里面倡导的那样。
肥:FLEXIBLE,做事要灵活,方法不同结果就会不同。不能想靠一种方法做成所有的事情,每个人的经历窦师美发完全拷贝的,你需要的是在自我管理中,根据你自己现实,在选择和刺激中作出你的选择。对待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鹅:EFFECTIVE有效果要比有道理要重要。不要纠结在追寻道理是什么,而是要明白你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努力达成之后,你会发现你要找的道理就在达成这些效果的行为的背后。
掌握白兔爱肥鹅的口诀之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倒你哦~(●'◡'●)总之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建新解决问题的核心信念是:我的资源是充足的,所以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的选择三种以上的有效解决方案,并让自己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