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纯顺说过,生命的终结最好在路上,就算肉体结束了,可是前面还有路。我一直在路上,这次走在云南古镇的路上。古镇是古代与现代的空间结合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彰显,承担着博大而有深邃的一种历史氛围,走在古镇来一场时空的穿越。从塞北大漠到江南小桥,不同地区的古镇有自己的魅力,关外古镇雄浑大气,江浙古镇精致典雅,闽南古镇充满着客家文化的气息。云南由众多民族组成,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这种风情伴随着苍山碧水蓝天白云一起在高原上演绎。滇文化没有中原文化的渊源流长,没有巴蜀文化的积累沉淀,也正是这样的风情和文化使云南古镇充满着感性与神秘,行走在神秘的古镇,去寻找另一个自己,去追寻文化的召唤。
坐在行走在束河古镇的车上,一切视野能及的地方都一览无遗的被展示出来,灵魂似乎还游离在咸阳机场的上空,可是眼前的一切真真切切的告诉我:丽江,我来了。束河古镇这座高峰之下的村寨,经历了千年的洗礼,走在光滑冰冷的青石路面上,坐在经历史锤炼的小桥上,抬头45度仰望蓝天,听着潺潺的水流声和世间的所有声音,我很享受这样静谧的时光,不是发呆,不是偷懒,在对这座古城诉说,诉说自己的故事。路面南来北往的人们在路面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这足迹里定有不少来自茶马古道上数不尽的远走归来的商人,和参天古木一起诉说着古老的历史。或许这就是偶遇,在阳光蓝天、小桥溪水等多因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历史和现代交融的时刻,遇见以前、现在还有未知的那个自己。
初识大理,是在金庸的小说里,喜欢的段誉和语嫣让我对大理有了向往。站在大理古城墙上,俯视整个古城,那视野能及的所有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力量所在,这一切都显示了生命的力量。远处的白塔、城外的繁华、城内的古墙都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崛起和衰落。一砖一瓦虽不如西安古城墙历史悠久,但也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向人民展示着白族的生活习俗。水声潺潺,浮云阵阵,似乎在说这座古城愿意被打扰,似乎也怕被打扰。
和顺古镇,被赞为“绝胜小苏杭”,六百余年来,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和顺,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这座古镇没有丽江古镇的商业气息,晚上没有路灯,整个古镇静谧祥和,除了串巷走访的人们,很少能看到行人。早晨,百年菜街,热热闹闹,充满浓浓的乡村气息,作为北方人,早市上好多东西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菜和水果,我想这也许是一天中你在和顺古镇见到人最多的时候。古镇明清建筑居多,沿着小路走,会看到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可惜的是没有去古镇图书馆,没有好好欣赏这些建筑。
在商业化、资本迅速流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类思想的荒原似乎成了意识的一种空白。当我们面对经过历史洗礼的古镇时,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砖一瓦,是蓝天白云,我们面对的是历史,是文化,是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景的完美结合。愿所有的行者能够自由穿梭在时空,作为自由的个体行走在时空的路上,让意识与历史重合,让现在的自己与过去与未来的自己有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