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爬大山,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负重爬山上山下山都难。人生就像过大河,弯延曲折。河水有时清澈见底缓缓流淌,有时高涨浑浊汹涌澎湃。人生更像过一个又一个路口,有的路口景色宜人,风光无限。有的路口杂乱不堪举步维艰。
读书的意义就在于看看别人,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爬山、过河、过路口。通过解读借鉴别人的思想智慧,提高自己理解认识事物的能力,修正过去不正确的思维,用全新的视角看待当今世界,用全新的理念对待当下所发生的一切。
写作的意义就在于加强管理自我意识,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用自己的思维,写出自己的东西,写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的经历警示别人。借鉴别人的智慧,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感、观念,远离痛苦与伤害,以求得内心的平衡与平安。
读书与写作就是一边修正过往,一边向前!
叔本华哲学著作《人生的智慧》精彩片段节选,‘’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无意提到了一个观点,我将它看作人生智慧的第一戒侓,我把它翻译成了德语(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家):‘’理性的人追求的并非快乐,而且避免痛苦。‘’这句话包含了以下真理:一切快乐的本质都具有否定性质的,而痛苦则有着肯定性质的本质。在我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的第一卷第五十八章有这句话的详细解释和论证。我在这里用一个常见的事实帮助理解这一观点。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身体整体上的健康,而只是关注疼痛的伤口,那么我们就会因为这一小块伤口而失去了总体上的舒适感。与此相同,虽然各种事情的发展都合我们的意,但只要有一件事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这件不如意的事就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就是总会想这件事,而忽略了其它重要的、随了我们心意的事。在以上的两个例子中,我们的意欲都受到了损害。第一个例子里的意欲客体化存在于人的肌体中,第二个例子的意欲客体化则存在于人的渴望中。从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看出,意欲的满足总是否定的。我们并不能直接感受到意欲的满足,而只能通过反省、回顾的方式意识到它。然而,意欲受到的限制却是肯定的,所以这种情况会表现得很明显。每一种快乐其实都是意欲受到的限制被消除后,意欲得到解放而产生的。因此,任何快乐持续的时间都非常短。‘’
回顾过往,现实当中的人的确如此。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上,人的意欲都是个坏东西。很多人经常会受到所谓面子与虚荣心的牵引,去做一些有悖伦理与道德的事。他们总是让别人遵从自己的意愿,如有不从就会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根本就不会顾及原本应该和平共处的生活主体本质。还有即使你做了100件好事,只有一件事没照顾到,马上就会招来责难,引发不满。我就是因为陪着半身不遂的丈夫回了一趟老家,没有在他娘的坟前磕头,就招来了不满,声誉一落千丈。我到底经历了什么?我自己清楚,只不过不说而已。
反思一下也是这样,人都是自私的,都希望以自己为中心,只不过是反应在具体事情上的情形不一样,结果也不同。有的人自私程度高,有的人自私程度低,反正是人无完人。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的话,‘’人的一生犯的错就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多。‘’要想不犯错和少犯错,只有一边修正过往,一边向前。要想远离痛苦与伤害,与什么人在一起,营造什么氛围很重要。虽然人的一切都是命运使然,但也不能完全受命运摆布,随意被愚弄。
快不快乐并不重要,那只是一种感觉,减少伤痛与避免精神损伤才是重要的。要想达到这种意境,只有读书获取知识,写作总结教训,修正过往的得失。对生活多一些敬畏,多与高人交流,把先进的思想理念,带进自己的生活,才会产生理想的结果。
大千世界人满为患,人真的就是生活在各种矛盾中。有时真的是身不由己,深陷其中。有很多人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困惑、与情欲而陷入迷茫,既增加了痛苦也损伤了身心,得不偿失。曾经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一对母女的对话:妈妈,这个世界上怎么这么多矛盾?妈妈说,孩子,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错,检讨自己,那么世界上就没有矛盾了!说真的,世界不完美。只有自己管理好自己,读书与写作才是最好的修为。读书与写作就是边修正过往边向前,只有翻过了高山,才能看到山那边的景色!!
#砍柴书院征文
活动推送门
https://www.jiahshu.com/c/05c8be3416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