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用典的“大势篇”:顺应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大势,切入宏观场景,以典说“势”,体现典故经世致用的价值。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样五个维度。
01.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范文】
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不但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而且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培养人文情怀,不仅仅想读文史哲,更想培养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真理的探索和敬畏,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定。(选自202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文章《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典故出处】
语出《周易·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用以察觉天时的变化;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
【典故解读】
在古代,“人文”有“诗书礼乐之谓”的说法,肯定“诗书礼乐之教”,才是“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主要内涵和基本功能,也就是取向人的精神层面,更多体现在对人性的关注、生命的关怀和艺术的感召。
【场景应用】
文化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典故,把“化人”作为根本宗旨,通过提升人的文化素质、精神境界,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在当代,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含了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硬实力,还包含了文化这样的软实力,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更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范文赏析】
范文节选自人民日报文章《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原文表达的中心是人文精神对个人对社会的“大用”,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用”,从而通过涵养人文精神,更好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范文引用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典故,为的是表达“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这样的观点。新时代不需要只有物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单面人”,需要的是一种对生命充满热爱和尊重、对真理充满探索和敬畏、对信仰无限执着和坚定的人文情怀,让人文精神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世界。
02.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范文】
批评家不仅要做“美”的“洞见者”,还要做“丑”的“公诉人”。如果通篇都是溢美之词,即使点出不足与缺点,往往也是避重就轻,隔靴搔痒,这将使批评走向庸俗化、功利化,而无法起到引领、修正、评判艺术创作的社会功用。正所谓“文人之笔,劝善惩恶”,我联想到关于批评家的两个词汇:权威与担当。当一个批评家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树立了自己的学术权威,就意味着他要肩负更多的社会担当。敢于担当社会责任,一定是批评家的职业底线,是树立学术权威,更好地引导、纠正美术创作的先决条件。(选自2019年7月8日中国文化报文章《批评家要做“洞见者”》)
【典故出处】
语出东汉王充《论衡·佚文》:“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这句典故的意思是,文人的笔,是用来劝人为善,惩戒恶行的。
【典故解读】
典故中的“文人”泛指文章写作者,“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这句典故告诉我们,文章写作不是为了炫耀文辞之美,而是为了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
这句典故的前两句“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就是在告诫我们,为善的人希望得到记载,所以不断努力为善;邪恶的人害怕被记载,也就尽量节制恶行。因此,“文人之笔”,能够起到“劝善惩恶”的积极作用。
【场景应用】
“惩恶扬善”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中国古代文学倡导的“文以载道”,这个“道”就包含了对善恶的褒贬。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学家,无不是在用自己的笔,关注社会现实,弘扬正气,鞭笞恶行。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文学艺术家无疑肩负着引导大众的历史使命,“惩恶扬善”就体现在“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范文赏析】
范文是针对国内美术批评日益钝化的现状而作,文中引用“文人之笔,劝善惩恶”这句典故,意在指出美术批评过于功利化、庸俗化的倾向,实在有悖文人“劝善惩恶”之道,呼吁批评家不仅要做“美”的“洞见者”,还要敢于担当社会责任,敢于肩负更多的社会担当,做“丑”的“公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