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了2个多小时看完了《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这本书。(微信读书和网易蜗牛读书app上都有。)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要想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按照生理状况来工作。当生理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时,每个人都能表现出惊人的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而非有生命力的电脑,所以衡量我们表现的标准应该是工作成效,而非效率。作者在书中提出了5种策略,来帮助我们实现高效工作2小时:
①在日常工作中,认清最重要的事。好好利用每天不同工作任务之间的抉择点,正确地选择出那些最重要的工作。
②管理你的心理能量,善用情绪与自控力。按照不同的心理能量状况来安排不同的工作。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心理能量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或是策略性地放弃一些会让你疲惫不堪的工作。
③无须对抗分心,走神会让你更专注。相比被注意力带到任意某个任务上去,也许任思绪飘散、过一会儿再把它拉回正轨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
④掌握饮食和运动的诀窍,让自己更高效。中等强度的运动,少吃多餐、规律性地饮水、按照自己正常的咖啡因摄入量喝含咖啡因的饮品,就能帮助你达到最佳状态。
⑤让工作环境为你服务。对我们的工作环境做出理性的选择,选择那些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更深入思考的环境。
这些策略之所以效果卓著,不仅是因为它们简单好用,还因为这些策略顺应了你的生理特征,而非让你抗拒它们。
这让我想起之前Grace在成长营课程中的“了解自己”那一课中对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解释。人应该做自己,如果过得不像自己了,那才是真的有大问题了。人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而非一味地去压抑和违背本性,去做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不想做的事。
对我而言,这本书提出的策略中的很多建议做法都可以进行尝试,比如:
①当我们从忘我工作的状态中脱身时,审慎地利用这些处于完成不同任务间隙的抉择点。不局限于眼前,让自己抽离,带着全局观来思考。
②提前在大脑中设想当某个障碍出现时,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想象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场景,并由此形成应对计划。
③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成为了“认知上的懒惰者”,对照年度计划,反思自己每天的行动方向是否有所偏离,思考原因并及时调整。
④选择光线明亮的环境来开展工作。在天气晴朗时找一处有充足自然光的地方,或者在房间里多开灯。
⑤合理设置自己的工作空间,让桌面整洁有序。
⑥每隔一定时间让自己活动一下身体。把电话、水杯和其他与工作相关的物品放到桌子的四个角上,创造伸展身体的机会。觉得紧张时就往后靠,扩张胸腔,把双手张开。做出这些扩张性的“权力姿势”来改变你的精神状态。
⑦尝试冥想练习。
作者指出,只要我们有规律、有意识地使用他提出的5种策略,每个人都能获得高效工作的能力,能够专注且出色地完成关键的任务,而不是平庸地做完所有事情。这也体现了“二八定律”。在个人成长中,最关键的20%的事决定着80%的能力提升。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学会重点突破,把更多精力花在能产出关键效益的20%的事情上。所以,我们不应该总想着如何用更多的工作来填满自己的时间。而是应该去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成效卓著的“两小时”。调整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结合自己在不同时间段的效率水平、再到不同的认知任务,认真安排自己的活动和工作环境。
这本书为我们指出了解人类到底如何工作才最有效果这件事的重要性。因此,好好学习、了解人类的天性,才能使大家更珍惜自己,更出色地完成工作,进而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