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考虑死亡就是事先考虑自由。谁学会了死亡,谁就是学会了不做奴隶。懂得死亡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一切束缚和制约。那些明了丧失生命并不是件坏事的人,肯定会坦诚自若的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蒙田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本书是关于蒙田和对蒙田散文的解读,全书只有一个问题,如何生活?
现在我们有微信、微博,可以随时把自己此时的心情发一段话,拍个短视频发一个朋友圈,这种行为最开始,就是蒙田创造的。
蒙田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他所写的大量散文,就是看起来漫无目的,直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真实记录下来。让我们猜一猜,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平时想的是什么。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正在进行文艺复兴,英国战争,宗教内战,他还担任市长,我们想他写的一定是一些历史大事,政治大事,其实不是,他写了大量流传后世的散文,写的就是像我们现在发一条微信朋友圈一样,写的就是自己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纯属“闲话家常,直舒情怀”,他也万万没想到,他这种写作风格,这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不喜欢看什么刻板严肃的历史大事,而是家长里短和私人生活。
蒙田总共写了一百零七篇随笔,有些只有一两页的篇幅,有些则属于长篇,而最近出版的蒙田全集竟达千页以上。这些随笔很少解释或教导人们任何事物。蒙田把自己呈现成一个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匆匆记下的人,随时奋笔疾书,不断捕捉心灵的感受与状态。
为什么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随手写下自己的心情,还能流传后世,成为经典著作呢?
我们看一下蒙田散文中的内容:
“如何生活”这个实际的问题可以衍生出无数实用性的问题。
蒙田与其他人一样,生活上也曾遭遇许多令他茫然的疑惑:如何面对对死亡的恐惧?如何克服丧子之痛或挚友逝去的悲伤?如何平心静气地接受失败?如何充分运用每一寸光阴,使自己不至于虚掷人生?但除了这些问题,有些日常琐事也令人烦心:如何避免与妻子发生无意义的争吵?如何让认为自己被女巫下了咒语的朋友安心?如何让难过的邻居破涕为笑?如何保卫自己的家园?
蒙田写作探索的其实就是人,他在用自己最真实的态度,探索如何生活,关于人如何生活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小,很私人,但其实是永恒存在,关于人的一切问题的探索,人一生下来,要活下去所做的一切事,涉及到的一切行为,关系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在这个人的生活中,所以一个人如何生活,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每一个人的一切。
虽然蒙田所处的时代,他身边发生了很多历史大事,但是他所写的散文,不是在讨论这些历史大事,而是更深入的了解人性,了解他自己这个人,他对于人性和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心,而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的注意力放在对一件事情上人怎么做的,而不是人应该怎么做,他想要顺乎人心地了解人性,而不是违背正常人性的去,要求人应该怎么做,这是他探索人性的一个方向。
他写随笔的方式就是随时的及时的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保持真实性,把自己的真实有文字记录下来,即使是现在400年后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他的散文集,看到他对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写作方法看起来虽然不伟大,因为他没有写当时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没有写改变人类命运的战争,而是专注于自己个人的内心,专注于人性,但其实这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样写更伟大,因为不管是现在的战争,还是几千年前几百年前的一场战争,人类终归会爆发各种战争,而人始终是那一个人,从智人诞生到现在,人依然是那个人,所以探究真实的人性,远远比某一时间的一场的战争,比现在的国家总统总统是谁?现在的经济危机是什么?更深刻,他对自己私人的描写,反而是一种更宏大的话题,关于人,关于人性,不管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是战争,都是人所做出的行为,都是由人性引发的。
那他对他所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是如何解答的?这就是他那一篇篇散文的内容了。
蒙田提出的解答一点也不抽象,他告诉我们面对每一种状况“他”做了什么,做的时候感觉又是什么。他描述了一切足以让我们感同身受的细节,有时还远超过我们需要的程度。蒙田无来由地告诉我们:他唯一喜欢的水果是瓜类;他喜欢躺着做爱,不喜欢站着做爱;他不会唱歌;他喜欢活泼的朋友,机智的问答总能让他雀跃不已。但蒙田也描述了一些言语难以形容甚至难以察觉的体验:懒惰、勇气或犹豫不决是什么感觉;爱慕虚荣、想改掉过于胆小的毛病又是什么感觉。他甚至描述了单纯地活着是什么感觉。
刚才说了,蒙恬用最真诚的态度思考人如何生活,从而他提出了很多问题,很多实际的问题,那么接下来他就会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面对这些问题,他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做这些事情时有什么感受?他也用最真实的态度把自己的做法和感受都写了下来,这种真实就是后世无数读者最喜欢看到,但是我们自己很难做到的,把自己作为人,一个普通人类一员,最真实的情感完全表达处理,这种真实才能打动后世无数的读者,就像《人间失格》里那样人性的赤裸裸,这种勇气其实是我们所有人都想做到的,但很难做到的,真实勇敢的面对自己,坦诚的面对自己的一切,一切善意、一切恶意,一切伟大、一切龌龊,就像我们中国的文学家巴金,执剑面对自己人性的一切善恶,所以我们做不到,我们就像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来感受那种,也是属于自己的人性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