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2017笔谈/Day10/居住的城市/游走的城市
居住的城市:
我出生在上海的一个郊区——奉贤区,在郊区中也算是偏的,从我家去市区必须要先经过闵行区。小时候,去市区玩,我们叫“去上海”,听来也很滑稽,明明我们就在上海。从小到大我混迹于各个郊区,高中我跑去了离家超远的嘉定区读书,坐公交需要3个多小时,只因年少无知,以为嘉定一中的校服一定和《十八岁的天空》里的一样,去了才发现校服丑到不能言喻,拍摄地只是拍摄地而已。大学跑去了闵行区,大三那年被分配到新校区读书,从闵行区搬去了当时荒无人烟的临港(南汇区,虽然现在叫 浦东新区)。工作又考回了奉贤区,兜兜转转,一直在上海郊区生活,但仍不影响我隔三差五去市区和朋友看话剧、看电影、密室逃脱、画油画等等,在上海的生活只能说累并快乐着。
从小就被人说不像上海姑娘,可能是因为我偏man的性格和魁梧的身材,大大咧咧,没有上海姑娘的嗲味。在澳洲遇到的WHVer(持有working and holiday visa的人)第一次问是哪里人时,基本也都猜我是北方人。
说到上海,我总觉得离不开“”排外”这个词。高中时,我的好朋友H小姐和我形影不离,直到她高二第二学期去澳洲读书,我们开始了“异地恋”,见面频率基本是两年见一次,她从澳洲回家时从上海转机,只为了和我见面。她曾说我不像上海人,因为我不排外。类似的事在读大学、工作后都有发生。其实不可否认上海存在过排外现象,上海人之间也会相互排斥,内环人排斥外环人,市区人排斥郊区人。排不排外其实更取决于你的行为,哪里都有好人,哪里都有坏人。我个人很讨厌地域化标签,就像我在澳洲遇到的最好的朋友是一个台湾小伙伴,但遇到的让我最讨厌的人也是来自台湾,所以到底是哪里人有那么重要吗?
我爱上海,很爱。虽然人民广场、南京路总是挤满人,虽然田子坊已经越来越商业化,虽然去一次五角场来回需要5小时,虽然堵车是家常便饭......但我爱上海给我的踏实感,安全感,也爱上海那些隐秘于世的老房子,更爱周末各式各样的演出和新颖的活动。这个我生活了26年的城市啊,我想我是离不开了。
但我发现,我竟从未认真拍过上海的样子,手机里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
游走的城市:
从没想过除了上海我还会有居住几个月的城市,更不敢想象我现在会在西澳北部的小镇Carnarvon生活了三个月。虽为旅游小镇(但是周末商店都关门),但是其农业产业异常发达,因此找了在农场的工作,随着高温天来临,农场的淡季也到了,最近都没什么工作。小镇人口很少,平时走在路上车都没几辆,风景虽怡人,却难免有些无趣,除了去图书馆好像也没啥活动了。
唯一能想到让我激动不已的时刻大概就是一个月前,我们开着车去海边看流星雨了吧。车里放着五月天的歌,一路开到海边,抬头望去一片银河,海声从耳边传来,宁静而美好。好像看到了流星又不知是否真实,毕竟在长久地仰头不眨眼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星星连成线的错觉。
海边小镇的日落和晚霞是我看不腻的,有时美得惊人,有时却平淡无奇,就像我们心情忽好忽坏。
来Carvon之前在澳洲最孤独的城市—Perth呆了4个月,Perth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城市,没有悉尼那么繁华,少了一分大城市的喧闹。附近的自然景观很多,很壮观。物价相对澳洲东部会高一些 ,但是住宿方面比东部要相对便宜。
这一年我的足迹就是上海——珀斯——卡那封,明年的我会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