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注意简友的推荐,比如英剧《普通人》,小说版是《正常人》。
我急于落实简友的推荐,比如昨晚就开始在微信读书上听《正常人》,看《正常人》,持续到夜里12点。
纵然听到了12点,中途还不断拨快语速,快得让耳朵无从招架,却并没有听完,只听了全书的多一半。
我总是有点急。走路急了,就像跑。听书急了,则恨不得再长些耳朵出来。
《正常人》是年轻人的恋爱故事,或者说成长故事。作者是90后女性。(20210316)
摘抄:
玛丽安在学校没跟任何人交往过,没人看过她不穿衣服的样子,甚至没人知道她喜欢男的还是女的,她谁也不告诉。大家很憎恨她这一点,康奈尔认为这才是他们传那个故事的目的,以借机盯着一件他们没法窥视的东西看。
玛丽安觉得她真正的人生正在很遥远的地方发生,在她缺席的情况下发生,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有一天找到它,成为它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在尖叫,连玛丽安都在尖叫,卡伦一手环住她的腰把她搂得紧紧的。她们一起欢呼,她们发现一种有魔力的力量消融了她们之间平时的社交距离。
他似乎认为玛丽安能进入一系列不同的人格,能在其间轻松切换。这让她很惊讶,因为她通常觉得自己被囚禁在单一人格里,不会因她的言行而改变。
她弯下腰,透过圆窗看进滚筒内部,他的床单在泡沫里翻滚。
如果跟她说话时他暗暗决定不说什么,玛丽安一两秒内就会问:“怎么了?”这句“怎么了”对他来说包含了如此多的信息:它不仅说明她如法医般细致入微地观察着他的沉默,所以才会问这个问题,还说明她渴望和他毫无保留地沟通,仿佛任何未说出口的话都会令人不快地打断他们的交流。
他感觉自己实际上是两个人,很快他就必须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全职,把另外那种抛在身后。
学校里所有人都知道雷切尔喜欢他,而她似乎把他们之间的感情视作她的一项个人成就。
她的确是康奈尔喜欢的类型,甚至可能是这个类型的原型:她气质优雅,长了一张百无聊赖的脸,看上去无比自信。
虽然他喜欢看到她容光焕发的样子,但当她看起来病恹恹或者皮肤状态不佳时,他会生出一种特别的同情,仿佛看到一个运动健将在某场比赛中表现欠佳。不知为何,这让她看起来更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