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有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系统1就像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不需要动脑。而系统2接到系统1的求助后,就将大脑的注意力分配到系统1碰到的难题上,集中精神处理该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系统2的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我们的大脑非常懒惰,能不动脑,就不动脑。大脑的运作机制引发了一些心理效应。
1.曝光效应。
当一个新开的同事看着样子很丑,怪怪的,可是当你们在一起1、2年时间久了以后,你就会觉得看着还行,没有那么丑。因为他经常在你面前曝光,大脑处于认知放松,更容易判定为可信的肯定的。
2.启动效应。
比如你刚好听了一首歌,歌词中有“月亮”这个词,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对月亮这个词敏感度会升高。
3.常态理论
当我们已遭遇过某种小概率事件,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我们就会不以为意。
4.因果关系错误
我们常习惯将接续发生的事件联想为因果关系,将前一件事解释为后一件事发生的原因。比如因为苹果熟了,所以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实际上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牛顿的解释更为靠谱。
5. 确认偏误
例如当有人问你“山姆友好吗?”你会想起山姆的各种行为,而当问题变成“山姆是不是不友好?”你就会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为,进而得出“山姆的确不友好”的结论。这种先有猜想或观点,然后人们就会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偏好或猜想的现象就是确认偏误。
6. 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人或某物的初始印象很好,你会觉得Ta什么都好,后续了解到的信息如果是符合你对Ta的判断的,则会加固Ta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如果相反,则很大程度上其负面意义会被消解掉,这就是光环效应。
7.框架效应
举例来说,同样概念的两句话: A.“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为90%” B.“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0%”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让人更觉安心。像这样本质含义一致,但因为表现同一含义的框架不同,就会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认为它们有差别的现象,就是框架效应。
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习惯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回归均值现象
回归均值指的是某项指标的表现过高或过低后会自然回归到平均水平。经常出现在第二次表现与第一次没有因果关系时。
锚定效应
例如当问实验对象“你是否愿意花费5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20美元,当把问题换作“你是否愿意花400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143美元。只是把初始的锚定值更改了一下,获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效用层叠
媒体为博眼球,对某一风险或公共事件的报道,采用尽可能引起公众注意的视角,放大了某些极端可能,或强调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众对该事件的讨论引发更多的集体关注,而这部分注意力会变成激愤和焦虑。例如蓝可儿事件,拉夫运河灾难事件等。
结果偏见
事实会让记忆朝已发生的结果修正。例如辛普森谋杀案发生时,部分人持观望的观点,真相大白时,这些人却认为自己当时所持的观点是与真相相符的。而且往往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厉害。就像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过度自信的现象。
有效性错觉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简单的测试、对过去的分析去预测未来,并以为有效。事实上,当影响长期未来的因素十分复杂时,未来是不可测的。对士兵们做一个测试,选拔将来具有做军官潜质的士兵。在整套复杂的训练中,观察者们发现很多具有做军官潜质的士兵。多年以后,再去调查这些被选拔出来的士兵,发现跟当年的预测没有一点相关性。
试图通过简单化的经验指标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是毫无见效的。但有些预测是有成效的。比如,医护人员通过检测出生婴儿的心率,肌肉强度等指标是可以预测,这个婴儿是否能健康成长的。
什么时候是可预测呢?在一个可预测有规律可循的场景中,并且这些规律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比如下棋等。
但对于股票、房价、人的发展等等复杂的问题,是不可根据几个简单的指标预测的。然而生活中,大量的结论,我们大脑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根据某些经验或指标,看似得出来问题的结果,而实际上未来的发展与我们预测的结果相关性非常低,接近于0。
大脑天生的习惯和某些人过度的自信,以及我们对回归均值的不了解,使得我们经常做出非理性的预测。
事前验尸,可以减少事情的过度客观带来的风险。
延误损失
抛一枚硬币,正面赚钱150和反面赔钱100,但是非理性的人很少去玩。因为赚钱150和赔钱100带来的心理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改成赔钱100和赚钱200,这样就玩。人们心理账户中,得到和失去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告诉他人会失去什么,可以激发更多的人去冒险。
很仓促的听完了,觉得很有必要买本书,自己在认真读一读。
樊登老师的讲书,让我可以快速的了解一本书的核心价值,然后自己再决定需不需要自己买回来再看。听书不能代替读书,但可以知道,站在樊老师的角度,那些书是值得一看的,去帮我们选择很多好书,省去了挑书的时间和风险。也许这就是樊登读书会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