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的回忆着,在我读过的书里,哪本书对我的影响比较大?脑子里一片空白。站在书架前找,又翻开微信读书app的书单,还是懵懵的,这么多书,我都白读了么?
的确是白读了。
其中也不乏经典,可是我最多也只是依稀记得它大概讲了个什么故事,甚至翻开一本我以为还没读的书,里面竟有我用花花绿绿的记号笔划的重点!大家不要笑我,我不相信我是唯一一个把书读过就忘的人。
既然作业是写出哪本书对自己的影响最大,那就写写这些书吧。我现在离开书架,也关闭读书app,就来看看凭着我的记忆,还记得哪些书及其内容吧。
《百年孤独》:写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带点儿奇幻的。最记得的是他们的名字好长,还很多同名的,最后结局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都灰飞烟灭了。合上书那一刻有很大的虚无感,看书的过程也想是做了一场梦。我知道这本书我没怎么读懂,当时也是由于它是经典,硬着头皮读完的,典型的为了读书而读书。
《瓦尔登湖》:写的是梭罗有段时间住在湖边,过着极简的生活,自给自足。他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而且时间好像有两年,超佩服他的。当时摘抄了一些我觉得很受触动的句子的(笔记本都找出来了,但还是忍住了不翻开,认真的想想我究竟记得些什么),复述唯一记得的那句吧,可能不是原话了,就表达个大概:“桌子上有三块漂亮的石头,但一想到要天天给它擦去灰尘,就赶紧扔掉了。”唉,真痛苦,这一句已经不知道有几个字是对的了。
《把时间当朋友》:干货满满的书,也有做笔记的,但也都不记得记了些什么了,只记得其中我有实践过的那一项——记录每天的时间消耗,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很明白的知道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哪儿——实践了有一个星期吧,有用,但没有坚持,虽然没能坚持,但我现在还是比较清楚我的时间都用在哪儿了。目前看来这一本算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了。
还有《最好的告别》、《目送》、《月亮与六便士》、《活着》等等——突然觉得写东西很有好处呀,刚刚还一片空白的,现在回忆起来的虽然也不多,但也能感觉到某本书中某个点的小触动了——200字的作业肯定是完成了,其实写着写着我还觉得有很多话要说的。哈哈还是不要太啰嗦啦,还有27天呢,别一次说完后面又不知所措了。
那些年白读了的书还有许多,早上肖爷说无输出,白读书。怎么输出不白读呢?肖爷快来教我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