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的时候,我经常去一个同学家去玩。他家住在村子的东南头,推开院门就是稻田的水道,我们经常出去玩水,玩够了就回到院子里,玩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
以前的村居没有规划,去他家的路像迷宫一样,有好几条。其中最近的一条路,是穿过两家邻居的前后两道院门,就到了他家的门前。现在回想起来,那两家邻居好像从来没有插过门,向来都是畅通无阻,我还以为就是通天大路呢。
这两家邻居和我的同学都是朝鲜族,他们房子的朝向与我们汉族民居完全不同:汉族的房子不管在哪儿,门口的朝向定是朝南的;而这三家朝鲜族民居的门口却是朝西,也就是我们说的厢房。汉族的房子不是土坯房就是红瓦房,外观不是红就是土黄;而朝鲜族的房子不管是新还是旧,一律白灰抹面,要不说朝鲜族是白衣民族呢。
朝鲜族房子的烟囱有些与众不同,外观看起来像极了一直硕大的酒壶,上面树一个掏空了的原木或是四张板子钉成的烟囱。我们土话称烟囱为“富泰”(音译,具体怎么写我真不知道),小孩子都爱在旁边玩,那里简直就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可以在那里抠蛐蛐,可以“藏猫猴”,可以当游戏的“家”,女孩子还可以用它抻绳跳皮筋……
同学家的房子有一扇窗子,两扇门。一扇门进去就是炕,另一扇门进去要下两级台阶,然后就会看到有着四口铸铁铁锅的灶台,灶台靠墙一面的隔板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子。那铺大炕占满了三分之二的屋子,与窗台外面的地面基本持平。在村小上班后,我发现各个村子的朝鲜族屋子除了朝向、地势的高矮有些不同之外,其他都差不多,就连搁板上摆的盆子数量也都类似。
我一直很奇怪他们的屋子怎么那么多门?看过一部韩国电影《桑叶》,那里面的房子更加夸张,一间不大的房子竟然有四扇门。后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其实都是“穷”惹的惹的祸,是把有限的生产资料利用最大化。“穷”则生变,不得不佩服朝鲜族劳动人民的智慧。
朝鲜族家庭在我们这里都不算富裕,但也有富户。我曾经到过一户人家,进门是一铺地板,与炕持平,灶台比其他人家要低矮许多。到得灶前,掀开一块搁板,你就会发现下面竟然别有洞天,烧柴、米缸、蔬菜被整齐地摆放在里面。在灶坑烧着了火,便可以炒菜做饭了,待一切收拾停当,便可以堵上灶口,盖上搁板,显得干净利落,高端大气上档次。
2018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