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使鲍勃·迪伦这位美国音乐诗人名声大噪,占据了各大新闻的头条,为他的传奇一生又添一笔。当全世界都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他却对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字未提,演唱会上唱完歌就走人,也联系不到他本人。
翻看他的新闻会发现,他已经不止一次放弃领奖。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是他的粉丝,他曾邀请鲍勃·迪伦在白宫演唱,演唱结束后他走下台同奥巴马握手,点头,微笑后就离开了,没有合影也没有参加其他仪式。一张奥巴马为他戴奖章的图片里,他带着黑色墨镜,表情淡然,没有人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换做是别人,得到总统亲自颁奖多少会有点激动,但他全程非常淡定,好像一切都与他无关。人们猜想,放弃那些头衔也许是因为他放荡不羁,生性爱自由,不想被那些荣誉束缚。也许是因为他只爱音乐,与音乐无关的东西都漠不关心。这些都是人们的猜想,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借用他的一句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
1963年《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发行,成为六十年代的国际歌。在这首歌里,鲍勃·迪伦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如果你有兴趣找来几个人,一个一个回答歌曲里提出的问题,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甚至一些问题给不出答案。
这也许就是鲍勃·迪伦吸引人的地方吧,看似没有答案,但似乎又把答案留给了人们。
我们对答案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执着。有人问什么是星空,你站在院子里抬头看见月亮和数不清的星星,你以为这就是星空。你走出院子再抬头时发现星星的排列发生了变化,月亮的位置也变了,但好像也是星空。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星空。你能说前者是后者不是吗?显然不可以,你站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如果非要去追究对错倒显得你很无趣。
上学的时候,我们相信每道题都只有一个答案。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练习册的答案上写着:参考答案。甚至在一些题答案后面的括号里写着:言之有理即可。即使是要求严格的理科类的科目有时候也会冒出来两个答案并存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书上给出的答案是供人参考的,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同,这本书换一位编者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参考答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答案不要太偏离题目本身,但不是要我们的答案都一模一样。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是不断改变的,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的。
比起要求一字不差的题目更喜欢做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延着题目天马行空得想,享受思考的过程,答案就交给老师来评定。
但慢慢发现,人们变得喜欢跳过过程直接看结果,伸手就要正确答案。按照参考资料上给出的言之有理的答案得出自己的答案。并将自己的行为美其名曰:快节奏,高效率。
这种“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像是自造的围墙,把自己困在其中,只看得到自己头顶的一方天空,用围墙挡住了本可以看到的远方。这堵围墙就是人们参考的那些答案。
长久下去,人们的思想变得狭窄,目光短浅。对题目不假思索,习惯性地围绕给出的答案兜兜转转,沉迷于对答案进行长短句,把字句、被字句的改造,变成自己的答案。最终也只能变成文字的改造工,而不是思想上的强者。莎士比亚说过,若是一个人的思想不能比飞鸟上升的更高,那就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思想。
世界因为不同而变得精彩,设想人们都变成一个模样,每个人的答案一样,思想一样,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你还会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而感到骄傲吗?我不会,反而会觉得悲哀,丧失了思考的能力,错过了可以让自己与众不同的机会。这无疑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最后发现丢了的芝麻是最好的,西瓜人人都有。
让答案在风中飘荡,寻找答案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思考,提问,解答,享受思考中自己获得的能力和知识,完成这些会发现答案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鲍勃·迪伦或许并不想知道人们的答案,只是想引导人们去思考,引起人们的深思,使人们受到触动,从而做出改变。
这也只是我的猜想,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