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七年级这堂课,听得有些突然。看到九年级、六年级和八年级各学科的听课安排表陆续发布,正在思忖七年级的怎么没有安排的时候,意外瞥见原来跟九年级在一张表上。一瞅时间,10月12日下午第二节,行,赶得上。
很快赶到三号楼二楼,见外出上课的七年级7班的学生还没回来,就在教室外大厅里等。学生回来多少不得而知,却等来了急匆匆赶来上课的王老师。见到我,她很迟疑了一下,微笑着快速说道:也就是随便上一节……
名单上不是蔡老师吗?我问。
表上写错了。
===========
尽管王老师口上说是随便上一节,好像没怎么准备,但实际上,她做了准备,而且准备得还挺充分。首先,课件的制作就很费功夫,适时呈现了不少内容,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教学设计,想必也是费时又费力,查阅和选取资料之多,更是不在话下。而课件的使用,切换自然,操作娴熟,基本功也挺扎实。反观整堂课,还是或多或少触及了不太好讲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对重点知识的讲解也还透彻,教学方法也能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和实施。
之所以将其定义为“不太好讲”,一来作为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其思想内涵的深度自不必说,单单这篇文章在写法和思想两个方面的匠心独具,就可以让所有执教者如同进入迷宫一样,有的是可讲的内容,也就是有的是值得分析的知识点,但讲来讲去,未必能驾驭准确;二来作为经典课文,为所有人所熟知,看过讲过者比比皆是,如果愿意,可以在很多地方搜罗出一大堆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研读分析等现成资料。所以,司空见惯的事物最能激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陈旧逻辑,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的人,想达成一致共识,不说不可能,但比较困难总可以有。
可能王老师脸上的微笑的背后,也还是隐藏着高度紧张,课堂导入竟然使用了让学生默读课文的方法(那么长的课文,直接来一个什么问题都没有的默读,着实令人费解),而且在让学生叙述有关鲁迅文学常识的时候,忘记了其“革命家”的称谓不说,还将其列入了“近代”,直接忽视随后白板课件展示的内容,赫然写着的“现代”。顺便多说一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搞清楚文学范畴里的“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以1840年为界,之前为“古代”,之后到辛亥革命为“近代”,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为“现代”,新中国成立之后是“当代”。
鉴于授课划分为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新授内容里所设计的“整体感知”环节涵盖的是全文,而“精读研析”涉及到的只是“百草园”部分,是可以理解的。
但让学生带了一个问题默读全文,且还要将默读的要领堂而皇之地呈现在课件里,再加上让学生归纳课文内容之前,还要重复一遍归纳的方法,就让人不太好理解了。难不成这些诸如默读和归纳的要求之类的常识性的问题,只要一用到就得拿出来“复习”一番?更令人诧异的是,当课文分析的第二个问题出现后,又让学生默读一遍全文,请注意,是全文!
第一个问题是:5分钟一气呵成默读全文,感知主要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再次默读课文,圈画文中关键语句,儿时的“我”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抱有怎样的态度。将这两个问题一并呈现,默读一遍来解决,行不行?要知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不是篇短课文,七年级学生5分钟能不能都读完一遍,都是个问题。
对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和处理,都略显草率和唐突。我认为第一个问题,不应该单独设立,完全可以附加在第二个问题上,处理的时候也是一句话的事,用不着大费周章耗费时间。第二个问题,设计使用白板呈现教师找出来的“重点”,剥夺了学生不同观点的权利不说,在设计应答模式的时候,简单重复,容易让学生陷入迷茫。竟然在白板呈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其中似乎……乐园(第一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严厉的书屋(第九自然段)”和“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结尾)”后,竟然使用了四个“儿时的‘我’对‘百草园’【 】,对‘三味书屋’【 】”(白板呈现“【】”为横线)。
“精读研析”部分,研读的是课文第二到第八自然段。这一回,王老师终于将两个问题一并提出,可惜又设计了让学生默读的环节,实在是重复之后又重复,尽管只是做做样子,转瞬便开始讲解,但毕竟露出了破绽。这次所设第一个题目是:带着问题默读2-8段,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策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①“我”在百草园获得了哪些乐趣?②作者如何表现这些乐趣?
对这部分的讲解,王老师很用心,先后用白板呈现了大量的内容,包括设计了一个讲解的时候与学生适时填写的表格,直观性很强,还在解答“如何表现”时,包罗全面,还找得准,挖得深。但少了学生参与而只是教师独角戏般的讲解,是单调乏味的,应该有很多学生跟不上节奏,只好应付,只好敷衍。既然将本部分内容当成重点,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堂做设计好的练习题,再让他们开展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归纳与课件上呈现的最终答案形成比对,学生记得会更扎实牢靠。
但在处理第二自然段时,王老师将“不必说”部分归结为“较远的视角”,“也不必说”部分归结为“近了一步的视角”,而“单是”部分则成了“近处的视角”,的确有些道理。但王老师遗漏了一个可以为学生直接学来用到作文里的重要内容:“不必说”部分四个物象(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和桑葚)是由低到高的静物,“也不必说”部分三个物象(鸣蝉、黄蜂和叫天子)是由高到低的动物;而到了“单是”部分“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则成了先动物(油蛉、蟋蟀、蜈蚣和斑蝥)后静物(何首乌、木莲和覆盆子)……如此精妙绝伦的写景方法竟然被无视,实在可惜。这些内容的讲解远比用课件呈现出来的那些让学生望而却步的纯理论的分析内容实用得多,简单易学,更接地气。倘若课堂上设计一个让学生用此方法写景的片段练习,那就更棒了!
至于本部分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第九自然段中“我”对那些动植物称呼“我的”——我认为也是一句话就可以解答的问题,完全可以一带而过,把省出来的时间用在当堂知识点落实上。
无论什么学科,只要学生没有与教师形成热烈的互动(积极的参与,最好有落到纸面的习题),教师讲得再好也只能是一堂失败的课,少了知识落实,热闹过后终将也只能是海市蜃楼。王老师的这堂课,有好几个地方可以植入强化知识落实的环节,可惜也被忽略掉了。
总体而言,王老师的授课基本功比较扎实,只要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不断学习,不断朝着积极和扎实的方向前行,成为一把好手,大有希望。还有一点建议,只要嗓子不太累,最好不要使用便携式麦克讲课,发出来的声音严重失真,当然缺少亲和力。
一句话点评:如果讲课的时候多投入一些激情,会让你的语文课走得更远。
一同听课人:高奇娟 张吉仁 王雯宇 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