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当妈的第二个年头了,从最开始经常的手忙脚乱,到如今偶尔的鸡飞狗跳,我渐渐认清一件事:养育孩子,挫败感才是常态。
挫败感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孩子带来的挫败感,二是家人带来的挫败感。
一。孩子带来的挫败感
▷1◁
“天使宝宝”只是个美丽的谣言
犹记得我家宝宝只有几个月的时候,某天赵先生的朋友慧姐和她先生来我家里看宝宝,他们进屋的时候电视还开着,要坐下时才突然看到我家宝宝正躺在沙发上睡觉。他们两口子表示了惊讶,觉得我家宝宝这么乖这么好看顾,真是个“天使宝宝”。
作为一个妈妈,听到这样的评价感觉很欣慰,毕竟我们经验有限,还是希望孩子更乖顺一些,我们也少些劳累和辛苦。
后来孩子渐渐长大,她不再是那个只会躺着的宝宝了,她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也就更加淘气,看顾她就变得更加辛苦和困难。
我一直都觉得我家的宝宝已经很省事儿了,无论是身体的健康、动作的发育、语言的发育或者认知的发展,各方面都比较好,我们比较省心。但是,随着她渐渐长大,当她有了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她就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么“天使”了,不仅如此,她甚至在一些大喊大叫哭泣作闹的时候更像个“小恶魔”。
不会有纯粹的“天使宝宝”,但孩子依然是我们的天使、我们的宝贝。
▷2◁
如果预期有误,请及时调整
为人父母,则为其计长远。
我们都对孩子有期望和期待,有时候我们羡慕那些看起来所谓“优秀”和“成功”的孩子,有时候我们决心不让孩子因为“溺爱”或者“被惯着”而成为熊孩子。虽然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但我们也有教育的企图心甚至野心。
比如我看到很多早教课程会宣传对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一些专业术语的宣传着实令家长心动,宣称有助于孩子动作发展的玩具也层出不穷,家长们非常受用,学区房的价格一再上涨,家长们仍在抢着掏腰包。有些家长会问,早教有用吗,某个玩具有用吗,这个学校好吗,我总是想问她们,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呢?有没有用,要比较的是你的预期。
我们对孩子有长期预期也有短期预期,长期的是希望她长大以后什么样,短期的是她不同月龄什么样。有时候我们根据书上的标准,有时候我们咨询其他孩子的情况,却经常忽略我们自己的孩子,她本身有鲜明的性格和独特的喜好,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不能以同一个标准一概而论,要给孩子时间,也是给我们自己时间。
之前读粲然的《骑鲸之旅》,她这样写道:“亲子共读的第一个成果是:失败。”做妈妈的有很多幻想,以为我们捧起一本书,房间就会陷入安静,孩子就会甜蜜地靠入怀中,她兴致盎然、过目不忘,而我们读完一本书,孩子就会乖乖进入梦乡。正如作者所说:“这不是真实、多舛,却给你无限惊喜的育儿人生。”
那么真实的育儿人生是什么样的呢?是宝宝兴致勃勃地拿起一本绘本,然后啪地一下扔到地下或者撇你脸上;是宝宝前一秒伸手抄起碗里的勺子,后一秒就把粥甩飞糊到墙上;是她课余时间在早教中心玩的不亦乐乎,一上课就滋哇烂叫拍门要逃走……
喂宝宝吃饭,哄宝宝喝水,让她不要乱丢玩具,让她不要撕书,让她不要乱跑进厨房,每一天,每一个妈妈,都在身体力行地演绎着“大卫不可以”。
而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我们又抱有怎样的预期呢?是不是作业写的太慢或者不会的题太多,我们又要被气的进医院了?
如果我们对育儿人生抱有幻想,请及时调整心态。
▷3◁
“听话”不是孩子必备的技能
我的一位同事李姐,在我眼里是个很成功的妈妈,因为她的女儿什么都跟她聊,什么都告诉她。而她的女儿能这样信任她,因为她从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就细心地引导、耐心地倾听,而且不做评论,不要求孩子必须听从她的想法。
中国的家长很喜欢要求孩子“听话”,却常忽略了这个“话”指的是什么,到底是家长自己的“话”,还是应该遵守的规则。在一些时候,我们是不是为了维护家长的权威,而与孩子陷入了权利之争呢?
读《残酷世界和最爱的你》,作者讲了一个笑话:中国父母养育孩子有俩基本要求,一是“胖”,二是“听话”,但其实前者是养猪的要求,后者是养狗的要求。
当时读完觉得有趣,被逗笑了,过后想想实在太讽刺。中国式育儿,要么听经验要么死读书,真正能独立思考、活学活用的仍是少数。我们从小被要求听话,当家长了又希望孩子听话,孩子听话了就是乖巧懂事,不听话我们就挫败郁闷。我们可曾想过“听话”的深层含义?
如果“听话”不是孩子必备的技能,独立思考才是,那么因为孩子“不听话”就感到挫败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想一下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和初衷?
搞清前因后果,我们的挫败感自然烟消云散。
二。家人带来的挫败感
▷1◁
误解
虽然是家人,也会产生误解,当四个大人一起面对一个小娃娃,从吃喝拉撒的基本需求到玩耍阅读早教的精神层面享受,误会频发,压力重重。
我平时要上班,都是宝宝的姥姥在家里看孩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陪孩子玩耍。当我提出来希望让孩子尝试自主进食而不用大人坚持喂,我妈会觉得我是在埋怨她没把孩子看好,于是产生了很大的委屈,进而提到自己不看了找人吧等等。
而我的想法只是要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有成长和进步,孩子需要开始有所尝试。并不是对过去事情的追责。
如果真的要追责,责任也只会在我身上,而不是家里其他人身上,因为无论怎么讲,我作为母亲,我在养育孩子的事务上最有发言权,也最该尽心尽责。
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会引起很深的误会,会将原本的主题带跑偏,毕竟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可以不说,不提出想法,不带来争端,不做出改变,可是我阻止不了时间的前进、孩子的长大。
所以,虽然会被误解,我也要做出一些坚持,我开始尝试让她自己吃,并请求家里人的支持与帮助。
在产生误会时大家都不开心,都会感觉委屈和挫败,但是误会总能解除,事情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2◁
认知偏差
我们和父母出生于不同的时代,我们成长的环境不同,生活的观念和方式也不一样,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上就会产生偏差。
比如我们带孩子去早教,至今我妈也觉得这东西没用,觉得我是在乱花钱。在她的观念中,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些东西,我们也长大了,所以这不是必要的。而且早教太贵,性价比太低。
而我和我先生都希望有个地方带孩子玩,有个固定的时间当作三个人的亲子时间,有环境有氛围有教具,还有其他小朋友,宝宝有一个更广阔的玩耍空间,她能看到和触碰到更多东西,玩的也更多样,还能接触到更多人,得到一些锻炼。
比如让孩子自主进食这件事,我妈就觉得孩子自己吃一定吃不饱,总饿着就会瘦,这样肯定不好。而我会觉得让孩子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她需要自己练习的过程,吃的多少没那么重要,养成好习惯更重要。自己吃她比较有成就感,也会对食物产生更多兴趣,而家长喂则可能引起抵触感。而且不是自己吃进去的食物也没那么容易吸收和消化。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两代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经常不一样,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关注点也不一样。
这种偏差也常令我感到挫败,而这种挫败令我反思自己,我也要从她们的角度去理解,也要明白他们的初衷以及他们的不易。
育儿之路是漫长的,也是无法预料的,这条路常会令我们感到失望和挫败,但也充满了惊喜。我们看到一个生命渐进的成长过程,这过程带来了感动和希望。
当我们感到挫败的时候,不要灰心,不要失落,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这也是我们自己必要的成长。为人家长不需要考试,不需要持证上岗,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里学习,从初级爸妈渐渐进化到“基本合格”。
我要感谢这些挫败感,让我不断学会从挫折里爬起来、站起来,锻炼出良好的心态,继续前行。
-The end-
-文:原创-
-图:部分原创部分来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树洞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