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澄問:“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義’,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於神明,何怕之有!”
南川子曰:诚哉斯言!未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因有所愧,故有所怕。
引: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須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惡,故未免怕。” 先生曰:“豈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貨,即是貨鬼迷;怒所不當怒,是怒鬼迷;懼所不當懼,是懼鬼迷也。”
南川子曰:心无所愧,故无所怕。心中有鬼,即是心中有愧。
引:父之愛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個中和處,過即是私意。人於此處多認做天理當憂,則一向憂苦,不知已是‘有所憂患不得其正’。
南川子曰:哭自当哭,笑自当笑。爱自当爱,忧自当忧。自然而然,情随事迁,不因外事而增减一分。
引: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過,少不及者。才過,便非心之本體,必須調停適中始得。就如父母之喪,人子豈不欲一哭便死,方快於心;然卻曰‘毀不滅性’,非聖人強制之也,天理本體自有分限,不可過也。人但要識得心體,自然增減分毫不得。
南川子曰:悲喜自有其道,不可过喜,不可过悲。随心而发,不因外人。
引:“‘夜氣’是就常人說,學者能用功,則日間有事無事,皆是此氣翕聚發生處。聖人則不消說‘夜氣’。”
南川子曰:夜气者,夜静思而自省也,自省以生善念也。人心摇曳,难久持于正道,故常自省而持其正。
庚子年九月初五
2020.10.21于北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