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故意把标题定的很简单,主要是想把自己凌乱的生活做个梳理。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一天真是瞎忙,啥都没干成”。想想我自己就是这样,忙忙碌碌过了小半生,好像一直在瞎忙活。原因是一直没有做好我人生的±法。
读书,工作,结婚,生子,顺其自然该完成的任务是完成了,可是每件事都没有计划没有目标,读书也读了,不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工作也认真干了,到没想着怎样让自己的价值升值。一直也并不是甘于平庸,总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想学习进步,可总是没有头绪,不知如何前进……
转眼间毕业十年,总觉得过得有些恍惚,我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好像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回家陪老公孩子,其他什么都没坚持下来。
虽然近两年也思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写作,学习书法,学英语,可都是断断续续学了一些,没有系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特别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每天抱着个手机,各种公众号推文,朋友圈更新,各种培训班招生,看着什么都想学,眼花缭乱,耗费了大部分时间。
我想首先得做“-”法,把手机里的公众号和APP进行过滤,把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留下来(这点取舍起来有些难,但必须狠心去做),其他都删除掉,定下自己的读书目标,尽量买纸质书来读,把手机搁置一边。一定要去学习一些系统的知识和内容,那些碎片化的东西基本浏览一下就好,或者干脆不看更好。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法。
读书写作这件事从去年7月份开始一直在做,听课,读书,也投了一些稿,可是进步一直不是很明显,看着简书里开连载,给了我一些启发,我觉得我得学习去总结整理。首先要列出自己的专题清单:
1:学习:最近读了和正准备读的一些学习和沟通方面的书,《如何高效学习》,《说话的艺术》,《如何高效阅读》,《故事思维》,《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沟通圣经》,《学会写作》,《思维导图》等,读完这些书,学习去写书评。
2.乡情:我是一个特别怀旧的人,又出生在农村,对乡村总有一些剪不断的情怀,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也写了一些这个专题的故事,可以把这些文章进一步润色修改,做成一个系列的连载。
3.传统文化: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知识去详细深入查找资料学习,记录整理,总结,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撰写一些相关的文章。
4.旅行:虽然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但也可以搜集相关资料把自己梦想中的地方做个详细阅读,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各地的风土人情认识体会记录出来,做成一个系列。
5.关于爱和感恩:这里边当然包含的内容比较杂,婚姻,教育,亲情,友情,爱情,社会责任等,这些当然研究的人比较多,但自己也有一些独特的看法,处理这些问题我把它总结为付之于爱和感恩。当然这不是我的重点,可把随时随感记录下来,与人分享。
……
接着列出时间计划表,在一段时间内着重投入精力做一个专题,要详细深入,做好了可以给一些网站和杂志去投稿合作,进一步考虑出书。
这些我称之为“+”法,是因为有计划有目标的努力不再盲目,可以让你的爱好兴趣乃至你的人生真正升值。
为了自己也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对学习书法和英语这些事接下来也要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划,后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