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语,揭示出世界文明是丰富多彩的,多种文明共同构成了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图谱。
花卉各有其美,文明各有特色。国花凝结着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是国家气质、民族精神、人民品格的一种符号与象征,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均已明确了自己的国花。国花的历史源远流长,一些国家的国花可追溯到数百年、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或宗教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了解并尊重不同文明。花卉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角,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基本特征,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说:“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种文明都既有优长,又有不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论强弱、不分大小,其文明传统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既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文明传统,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的民族的文明传统。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传统,尊重文明多样性既是传承发展本国本民族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然要求。花卉姹紫嫣红,组成美丽的花园;文明多姿多彩,构成美好的世界。我们对待世界文明多样性要秉持中华文化自古就有的正确理念,既要认同本国本民族文明传统、尊重他国他族文明传统,又要理解个性、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和睦相处、和而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文艺与科学工作方针所蕴含的包容精神应用于国际交往与人类文明,对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文明多样性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对我们新时代开展外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论是哪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都是构成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不论大小,无论强弱,都应平等对待,自觉尊重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促进世界各国各族繁荣进步,使人类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缤纷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