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课》是我买了好久而没有读的一本书,作者是韩国人智光。老实讲当时买它是受“横扫韩国五大畅销书榜No 1”宣传,和毕淑敏的“从懵懂父母升华为真正父母”的推荐词的影响,说它是好妈妈养成的经典修炼课。头一次看韩国人写的书,一边看一边体会中韩两国在子女教育上的同与不同。
作者觉得,父母和子女的斗争中,父母要想赢必须得对子女忍痛割爱,但子女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难以割舍,所以父母是很难战胜子女的。因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是,要么尽快做决定,要么放弃认输。
不要想去改变别人,不止是对孩子,也包括对父母,夫妻。察言观色,换位思考,摸清脾气,对症下药,对于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甚至逆来顺受也是一种智慧。(这种观点可能因为作者是一位布道者)
作者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要因孩子年龄的不同有所调整。总的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幼儿期,无私的爱
0到3岁,孩子看到的听到的会深深刻在他的心里,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伦理道德形成,取决于我们小的时候所见所闻;我们的脾气秉性也是通过学习模仿逐步形成的。三岁之前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会像烙印一样深刻,因此父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正确的事,做孩子的榜样,夫妻和睦相处,使孩子内心平和,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作者认为妈妈有孩子后应该放弃工作,全职照顾孩子至少到三岁。这点我虽然也很认同但迫于家庭经济、个人职业和年龄等的原因,我觉得在中国还只是少数妈妈才能做到。所以我们这样既工作又想当个好妈妈的女性来说面临的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挑战就更大了。
青春期-守护的爱
这个时期,过多的干涉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成长。要与孩子对话,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见。这个时期过分的“关心”会使孩子产生压迫心理,并开始反抗。
成年后-冷静的爱
孩子成年后父母要克制对孩子的干涉。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如果不能给你精神财富,仅仅留下物证财产,反而会害了子女。孩子上大学后,不管他是否挣学费都要断绝经济对孩子的支持,如果他需要交学费,父母可以让他写借条把钱借给孩子,也可以通过无息贷款的形式帮助孩子。子女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子女20岁以后,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获得尊重,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占为己有,要做到不干涉操心。
本书语言浅显,所说的道理也是人人都明白的。不过知易行难啊!相当好妈妈,需要读书提升自己,也需要更多的日常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