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一,也是语音写作的第64天,按理说星期一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忙碌的,所以一到单位之后就开始接受不同的通知。但是一起接受几个通知之后,我发现现在我的工作习惯已经换了一个方式,以前都是自己想办法第一时间去处理这个通知,然后一个通知接着一个通知的处理,最后发现把自己弄得很累,现在接到一个通知的第一反应是看可不可以将它分出去,如果可以的话就转移到手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既可以将这个事情安排出去,同时也知晓了这个事情目前的一个进展和数据来源,如果很多时候我们了解不到一些信息的话,有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做一个事情的判断,所以我觉得这种方式也蛮好的,很多消息可能会通过我进行一个中转,但是我对这些消息是有第一手的把握和掌控的,那么不管我对他进行任何的处理,我都能够作为信息的枢纽。
一周安排。因为上周处理完重要的事情之后,还有一些结余的事情没有处理完,周末也抽一天的时间去单位值了个班,相当于心神也没有伞,然后到周一上班的时间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将上周结余的事情又仔细分了个类并告知了事项的相关人本周有哪些工作重点哪些是必须要完成的,这样就很清晰的知道本周到底目前已知的。工作事项有哪些,这样就可以在已知的情况下又同时兼具一些紧急的任务。可以比较平衡的处理所有的事情。所以整体来说,其实每周上班第1件事应该是做一个今天工作的计划和梳理,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处于当下只能去处理当下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早上做一个梳理之后起码有一个初步的计划。那么在这个计划里面我们回会紧急处理那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当重要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剩下不重要的事情可以慢慢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处理,即使中间遇到了紧急的事情也不会觉得心乱如麻,不会弹钢琴,乱了节奏等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个习惯纵观,这些年来好像还没有完全养成我虽然一直有做工作记录的习惯,每一件重要的事情可能都会按照自己的统筹规划表去做一个安排也不会去遗忘很多的事情,即使同时处理1000件事情,我也能够保证一眼就辨别出哪些是重要的事情,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事情,或者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当然这个判断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我能够比较有自信的说,这是90%以上都是正确的,当然有些时候也会有一些失误,是因为有的时候精力不足或者是有的时候能力不足或者有的时候单纯就是不想去做等等原因,导致我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事情反倒是在领导那儿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旦单独拎出来之后就发现还不如当初多花点心思在这个上面把它好好打磨一下。这样也不至于单独拎出来被说到好像因为这个事情做的不太完美或者不太好来。展现其他的工作也没有做的那么好的这么的想法。从这次的记录来看,以后还是每周要做一个重点周的工作安排以及每天需要做一个重点天的工作安排,这样既可以保证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也可以统筹的安排自己手上目前需要经手的一些大事。很多时候,当处于比较紧绷的状态的时候,我就不太愿意将自己的时间颗粒化,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按照时间规划来进行,会营造一场紧张的感觉,所以很多时候我会比较轻松的去面对大把大把的时间能够确保自己在高校的时候完成之后可以随意的去处理自己的事情。但是经过这样的放任的时间段之后,我会发现,很多时候好像会陷入到一些工作的细节当中,情绪会陷入其中,然后心理的节奏也会陷入其中,导致当长时间成立于工作中的时候,没办法将自己转到另外一个赛道,也没办法去专注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其实我觉得这种思维应该是要转换一下的,比如说我每天拿多长的时间来进行某个重点项目的学习,拿多长时间来进行重点任务的工作的完成,还有拿多长时间来处理一些碎片化的事情,还有拿一点点时间来总结或者是整理今天所有的资料等等,我觉得这个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是要花时间的,那如何将这个时间分配好,确实是需要好好思考并且去实践,不然的话就像放任了之后所养成的工作习惯就是永远成立在工作里面,没有办法让自己真正的放松,反倒是在放松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不经意的,或者是其他一些细碎的小事,将大把大把的精力给耗尽了,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经过以上分析之后,我觉得时间可能要重新切割,比如工作时间有7个小时,那么我可以拿出三个小时来学习三个小时里面又可以拿出两个小时去进行学习,一个小时进行输出。然后拿出三个小时来进行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处理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提升自己实践的能力,剩下大概还有一个小时,那就需要进行沟通和协调,或者是集中处理一些稀碎的事情。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状态,因为绝大多数我们是没办法拿出整块的时间去干一件事情的,总是在干的过程中会从四面八方来的信息源发送过来,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又忍不住第一时间要去处理他,不然的话这个事情会越堆越多。当然。以上的处理方案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我们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如果今天比较忙碌的话,那大概率是不会有这个学习的时间,那么整体的工作时间就会比较长一点,但是如果明天稍微不是那么忙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这个整个学习拉长从而保证每周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处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我觉得这种方案是比较可行的,当然三个小时是一个非常非常理想的状态,是不太可能基本上拿出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都是很难得的,所以以后可以尝试着朝这个方面去前进,当然也可以在这个三个小时的这个基础上给自己订立一些小的目标,因为有目标才能够让自己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想要干什么以及干成什么才能够让这个时间变得更有效率。
下午听领导部署并安排。下午再和领导沟通一下,需要修改的材料的时候领导提了一些要求,但提的要求不是特别的明确,后来事实证明他可能也在进行思考但是在他提要求的过程中我慢慢的去理解他的意图,慢慢的发现他的意图和我所理解的意图好像出现了偏差,这个偏差也是后来在和同事沟通的过程中发现的。他可能只是想把这个材料从外观形式上让它变得更好看,而我以为他是想要从材料里面提取更加实际可行的方案,这个理解上的偏差,让我对这个事情有了一点点想法,所以在回复的过程中有一点针尖对麦芒的感觉也是不断的在否定领导的提案,其实我也知道,当你和领导出现了分歧的时候,领导的想法肯定是最重要的,你提出你的想法不仅会让领导不高兴,而且也没办法解决这个分歧,这对你本身是不太好的,但是当时我确实是认知出现了问题,所以导致我俩的对这件事情的反应程度不太一样。但是下来之后我们处理事情的态度还是蛮认真的,虽然成品不知道怎么样,但是按照边界的划分进行了一个分类,然后各自去处理各自的事情,在处理的过程中他们又对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完了之后,我们又对所有的信息进行了一个分类汇总,这样完成的定稿就变成了分类清晰,图文并茂的一个完成稿确确实实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我们的材料或者表达变得更加的清晰,这其实也是领导最初想要达到的目标。所以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第1步就是先去干至于干成什么样的程度,在说干的过程中边干边调整,这样我们总会得到一个比原来更好的一个结果,其实这就足够了。
堂哥电话并发短信提醒。晚上的时候堂哥突然打电话来,问最近怎么样,其实在打电话之前他还问我忙不忙,显得很客气,在打电话的过程中也是寒暄了一些话,但是最后在结尾的时候,他假装好像忘了一件事情,最后在我的鼓动下想让他说出来,鼓动了三四次之后他还是没有说,之后他又给我发信息,说怎么怎么样,并提醒我要脚踏实地的做人和做事,后来他说的这句话让我有一点点烦心,反省的事情其实是前段时间我的另外一位堂哥问我有没有废旧的手机可以给他用因为我之前给他的那个手机被雨打湿了,现在开不了机,而且也没办法修复,当时我接到了这个信息之后,没有做太多的考虑,就说我目前手上是有一个手机的,可以给他用,但是后来老公说其实这个手机还是有很多用处呀,而且里面还有很多的信息需要处理,不建议像之前一样又将这个手机给出去,后来我就在这句话的影响下,一直没有将这个手机寄出去,一直都放在我的抽屉里留存着直到两个月过去了,这件事情还没有办成,虽然中间有几次想着把这个手机寄出去,但是想着之前一拖再拖拖了好几个月,现在寄出去会不会不太好,就这样拖着拖着这件事情就没有办成。其实这件事情我确实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先不说我是否有没有做到自己的承诺的这件事情,其实即使我当时承诺了后面如果我反悔了,我也是可以如实相告的,因为这个手机本来就是我自己所有,但是可能是由于面子或者是由于一些其他的原因,后来即使我反悔了,我也并没有将这个情况反馈给对方,导致对方一直处于等待的过程中,其实这个做法是非常不对的,这就提醒我,如果在跟别人有承诺的时候,后来承诺的东西有变化,一定要给予及时的反馈。遵从自己的内心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